在“七一”建黨節來臨之際,陽曲縣以 “紅色傳承” 為筆、以 “民生溫度” 為墨,勾勒新時代黨群連心畫卷。6月27日,陽曲縣委書記、縣長姬發軍帶隊深入黃寨鎮小牛站社區、柏井社區,走訪慰問新中國成立前老黨員王娥妮與困難黨員王金宏,將慰問金、慰問品與黨的深情關懷一同送到黨員家中。縣委副書記、統戰部部長吳英志,縣政協副主席祁秀生一同慰問,用實際行動踐行 “黨建引領民生” 的政務實踐,讓紅色基因在基層一線煥發時代光芒。
在老黨員家中,姬發軍與老人圍坐交談,緊握布滿歲月痕跡的雙手輕聲詢問:“最近睡眠好不好?飲食上還習慣嗎?” 仔細詢問老人的身體狀況、家庭情況,傾聽她們講述過往的奮斗故事。臨別時,他再三叮囑:“一定要照顧好自己,保持好心情,黨組織始終牽掛著你們,有任何困難都要及時告訴我們。”
針對困難黨員幫扶工作,姬發軍強調:“老黨員是黨和人民的寶貴財富,承載著黨的奮斗記憶與光輝歷程。” 他要求各級部門主動靠前服務,以 “心貼心” 的關懷做到 “思想上重視、生活上照顧、精神上慰藉”,讓黨組織的溫暖直達黨員心坎。
“老黨員為陽曲發展傾注了畢生心血,他們的經驗是不可替代的‘活教材’。” 姬發軍指出,要把老黨員冷暖掛在心上,辦實事、解難題,將服務保障做細做實。同時希望老黨員繼續弘揚優良傳統,發揮經驗優勢,為陽曲在新時代新征程中建言獻策,讓 “銀發智慧” 轉化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動能。
當慰問組離開時,老人執意立于門前目送,胸前黨徽在夕照中泛著溫潤光芒。這場行走在黨旗下的慰問,不僅是對 “為中國人民謀幸福” 初心的溯源,更是陽曲縣以 “銀發力量” 為橋、搭建新舊時代對話的生動實踐。從老黨員們講述革命往事時閃爍的眼眸里,我們看到的不僅是百年大黨的精神根系,更是黨心與民心的緊緊相依,陽曲這片熱土在新時代的征程上,正生長出愈發蓬勃的 “信仰新綠”。
(來源:陽曲微訊)
(責編 黃晶 助編 劉靜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