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第一反應是:“不是吧,咱中國的神仙姐姐,居然是美國人?”
很多人一時間接受不了,尤其是在國內混得風生水起,結果身份是外籍,聽著就覺得別扭。
其實,她的背景早就公開了。劉亦菲,武漢出生,小時候跟媽媽去了美國,后來就成了美國籍。只是早些年,大家對這個不敏感,覺得挺正常,娛樂圈不都講究“國際范兒”嘛。
可最近這幾年,風向變了。民族自豪感越來越強,很多人對明星的身份看得格外重,尤其是那種靠著國內資源、國內粉絲一路走紅的藝人,國籍一曝光,立馬引發爭議。
劉亦菲也沒能例外。
有人說,你靠中國市場吃飯,結果卻拿著美國護照,這合適嗎?
也有人覺得,別太上綱上線了,國籍是個人選擇,看人不能光看身份,更得看她做了啥。
其實最有爭議的一次,就是《花木蘭》的時候。
好萊塢投的大制作,講的是中國故事,主角卻是美國籍,這事不少人接受不了。尤其是花木蘭,本來就是中國文化的象征,結果由外國人演,很多觀眾直接炸鍋。
反對聲里不乏愛國情緒,也有人喊著:“中國人的英雄,得中國人自己演。”
不過,也有理智聲音說,演戲歸演戲,別什么都扯上國籍。畢竟電影本來就是文化交流,真要這么分,國際合作還怎么搞?
劉亦菲面對這些爭議,幾乎沒回應。團隊也選擇沉默。可越是沉默,外界的猜測和議論越多。
但她沒回應,不代表沒行動。
2025年,西藏日喀則突發地震,劉亦菲捐了50萬現金,還送了1900多萬的救災物資。500套板房、730個火爐,實打實送到災區。
西藏的冬天,冷得嚇人,尤其是災后,很多人流離失所,晚上凍得直哆嗦。這些板房、火爐,是真真正正救了急。
她這次低調得很,沒炒作,悄悄通過紅十字會捐的。可好事終究藏不住,消息一傳出來,網上風評立馬變了。
有人說,身份是其次,關鍵時候伸出援手,才是真本事。
也有人感嘆,別只盯著國籍看,一個人做了啥,心里有沒有那份善意,才是最重要的。
其實,咱對明星的標準一直挺苛刻的。既希望他們掙錢別忘本,又盼著他們多做公益。可真到關鍵時候,站出來的,又有幾個?
劉亦菲,至少沒缺席。
除了捐款,最近還有個事兒,讓大家看到了她的另一面。
戛納電影節那會兒,有粉絲在街頭偶遇了素顏的劉亦菲。
沒有厚重妝容,沒有刻意打扮,坐在餐廳大快朵頤,嘴巴塞得鼓鼓的,像極了倉鼠吃飯。照片一出,網友紛紛感慨:“神仙姐姐,也有接地氣的時候。”
很多人說,看她那副吃相,才覺得她也沒那么遙不可及。素顏、吃相豪放、毫無包袱,和鏡頭前那個高冷仙氣的劉亦菲判若兩人。
這畫面,說穿了,就是普通人吃飯最真實的樣子。
有人笑:“原來明星也得吃飯,也會狼吞虎咽,挺有意思。”
娛樂圈,濾鏡太多,包裝太多,大家看慣了“完美無瑕”,反倒更懷念真實、不加修飾的樣子。
劉亦菲素顏吃飯那一刻,卸掉光環,回歸生活,比她演的多少戲都更打動人。
包括這次地震捐贈,很多人開始重新看她。
身份問題,有爭議沒關系,但行動能說明一切。一個人靠嘴說愛國不難,真金白銀捐物資,雪中送炭,才是真心。
說到底,國籍只是身份證明,善良、擔當,才是骨子里的東西。
劉亦菲,美國籍也好,中國籍也罷,這次她捐了1900多萬物資,實實在在幫了災區一把,這是事實。
素顏吃飯,毫無偶像包袱,也是真實的她。
所以別被標簽蒙住眼,多看看人到底做了啥,遠比糾結護照有意義。
你覺得劉亦菲的國籍問題重要嗎?她的善舉,你怎么看?評論區聊聊,順手點個贊、轉發一下,咱一起討論。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基于公開信息整理,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實際立場,轉載請注明來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