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對烏開戰的直接理由是頓巴斯,不過在俄烏戰爭開始三年多后,雖然占領了扎波羅熱和赫爾松的七成多,但是對頓巴斯兩州仍未實現全部占領。
而頓巴斯兩州的情況還不一樣,其中盧甘斯克的俄占區已經超過了99%,全部吃下問題不大;頓涅茨克的占領區,目前是70%多,不過剩下的不到三成區域內數萬人口的城鎮較多,俄軍仍不易拿下。
目前俄軍中部集群、南部集群全部在頓州范圍內作戰,西部集群一部在頓涅茨克北部(紅利曼區域)作戰,東部集群主力則在南頓方向作戰。
當然,所謂的南頓并非指的是地理上的頓涅茨克州南部,因為真正的“南部地帶”已經被俄軍所占領了;現在的“南頓”實際上指的是烏軍在頓州占領區的南部。
這一區域的左側臨近扎波羅熱州的胡里艾伯勒區、右側則與中部集群的紅軍城戰區相接。
2024年秋季以來,俄軍東部集群在整個南頓發起反攻,而且進展極快。
至2025年初為止,烏軍在南頓的弗勒達、庫拉霍沃、大諾沃西爾卡等城,盡皆易手。
東部集群的第5集團軍、第36集團軍、第29集團軍分三路展開,向南頓烏軍控制的其他區域發起攻擊。
南頓剩余的烏控區內,有三個人口上千人的定居點,分別是巴哈蒂爾,卡在俄軍第29集團軍的進攻路線上;科馬爾,卡在俄軍第36集團軍的進攻路線上;舍甫琴科,卡在第5集團軍的進攻路線上。
烏軍顯然希望通過這些堅固設防的據點,可以拖住俄軍較長時間,延緩其推進速度。
不過東部集群的俄軍一路勝仗打過來士氣非常高昂,而且因為有著豐富的城鎮攻堅經驗,所以打得烏軍相當狼狽。
5月20日前后,俄軍先攻下了巴哈蒂爾;6月中旬,俄軍再占科馬爾。
這樣的話,烏軍在南頓控制的最大定居點就剩下了舍甫琴科。
在烏克蘭戰場上,“舍甫琴科”是一個高頻出現的地名;紅軍城南有叫這個的,庫拉霍沃西也有叫這個的。
但是南頓的這個舍甫琴科尤其特殊,因為在該村的東側,是一塊鋰礦石儲量達千萬噸級的“寶地”。
鋰礦資源有多重要大家肯定都知道,而舍甫琴科的鋰礦床是烏克蘭目前探明的4處鋰礦區之一。
如果俄軍沒有占領這里,那么該礦將由西方公司所開采。
不過俄軍既已發動對烏戰爭,那么像這樣的礦藏重地自然便是極為留心了。
由于叫舍甫琴科的村鎮,俄軍以前占領過幾個,因此常被誤認為俄軍已經控制了這個鋰礦帶。
但實際上俄軍真正對舍甫琴科構成威脅,是在今年初占領大諾沃西爾卡之后。
到今年4月時,俄軍第5集團軍的第57摩步旅就已經打到了鋰礦帶地表。
不過俄烏戰爭的情況是:雙方在野地實際上很難立足,唯有攻下定居點后,才可以房屋/地下室為據點進行戰地改造,以為立足之地。
所以俄軍突擊隊抵達鋰礦帶地表,并不意味著其能實現鞏固控制,必須要占領舍甫琴科方可。
然而舍甫琴科的戰前人口有上千人,烏軍在這個村內據守的至少是營級單位,附近的野外陣地至少也還有一個營,而為前沿陣地提供支援的則還有一兩個旅級部隊。
因此舍甫琴科的作戰并不容易,烏軍在外圍將俄軍頂得很死。
不過到6月20日前后俄軍展開對舍甫琴科的直接攻擊后,很快便突入了村莊南部;在村鎮巷戰中,烏軍顯然不是俄軍的對手。
結果在村南失守后,村北也很快失守,最終第57摩步旅在當地成功插旗。
至此,俄軍不僅占領了鋰礦帶,也控制了周邊的舍甫琴科;當然,這也意味著俄軍全部占領了南頓方向的3個千人村。
現在烏軍在南頓方向還剩下10來個村子,俄軍3個集團軍進攻這里,在今年夏天是肯定可以解決掉的;如果進一步向第聶伯羅方向推進,將是俄烏戰爭的新看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