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伊朗武裝部隊總參謀長穆薩維表示,伊朗軍方對美以是否維持停火協議表達了高度懷疑,并強硬聲明如果侵略再次發生,伊朗將采取更強有力的反擊,這一表態彰顯了伊朗維護國家主權的堅定決心。
當前,美以與伊朗最大問題還是伊朗繼續發展核能力的問題。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干事格羅西指出,盡管伊朗多處核設施遭受重創,但伊朗極有可能“在幾個月內”便能重啟濃縮鈾的生產。格羅西表示,伊朗的部分核設施在襲擊后仍然存在,憑借伊朗現有的技術與工業能力,在短短幾個月甚至更短時間內,使幾臺離心機恢復運轉并產出濃縮鈾并非難事。然而,各方對于襲擊結果的評估卻大相徑庭。以色列和美國高調宣稱 伊朗核設施被嚴重摧毀,核計劃倒退了數年;但國際原子能機構卻認為“摧毀”一詞言過其實,美國泄露的情報也顯示,襲擊造成的破壞程度僅為“中等到嚴重”。
特朗普在27號白宮記者會上表示,如果情報顯示伊朗有能力將鈾濃縮達到軍用級別,那么,美國將毫無疑問再次轟炸伊朗。以色列國防部長卡茨也在同一天表示,他已下令以色列國防軍制定針對伊朗的行動計劃,包括維護以色列空中優勢,阻止伊朗發展核武器與導彈項目。畢竟伊朗核計劃始終是以色列的“心頭大患”,盡管近期的襲擊對伊朗核設施造成一定破壞,但只要伊朗不徹底放棄核計劃,以色列就可能在未來再次發動軍事打擊,以確保自身所謂的“絕對安全”。
目前,美國不斷放狠話,其目的就是希望伊朗完全放棄自己的核能力,并交出已經獲得的濃縮鈾。而伊朗的態度則更加明確,那就是仍堅持和平利用核能的權利。因此,雙方的立場差異仍然很大。美國希望繼續施壓伊朗,早日回到談判桌,但從目前來看,馬上回到談判桌不現實,尤其對于伊朗來說,因為這次沖突是美國直接縱容和支持以色列對伊朗本土發起的軍事行動,甚至美國還直接下場攻擊了伊朗的核設施。所以,不論從伊朗國內的輿論、或者是伊朗民眾的心理來講,短期內恢復同美國的對話不太可能,即使回到談判桌,恐怕也很難達成相關共識。
伊朗軍方之所以做出強硬回應,是基于多方面因素的考量:
首先是對以色列誠信產生了嚴重質疑。美以與伊朗長期處于敵對狀態,以色列多次對伊朗軍事設施、核設施發動襲擊。過去以伊沖突也達成過停火協議,但因美以的單方面行動而難以持久,以色列常常以各種理由導致沖突再次爆發,這就使得伊朗對以色列能否真正履行此次達成的停火協議缺乏信心。
其次,就是伊朗的軍事實力也賦予了伊朗反擊的底氣。伊朗擁有中東地區規模龐大的軍事力量,其導彈技術更是可以覆蓋以色列全境以及美軍在中東的軍事基地。此外,伊朗還在地區擁有廣泛的代理人網絡,如黎巴嫩真主黨、也門胡塞武裝等,這些力量也能在美以發動攻擊時,從多方向對美以形成牽制。從國內的民意來看,如果伊朗不選擇對美以的侵略做出強硬回應,那么,伊朗政府將在國內喪失民意支持,在國際上也將面臨被進一步輕視的風險,損害國家尊嚴與國際地位。
目前,盡管美國對伊朗再次動手的可能性仍然存在,但會受到來自多方因素的制約,美伊兩國仍存在恢復對話的動力。對伊朗來說,希望通過對話與美國接觸,可探求美國減少對伊朗制裁或者解除制裁的可能性。對于美國來說,也希望通過同伊朗的接觸,至少可以了解伊朗現在核能力的真實情況。
總體看,未來伊朗和美國之間還會重新開啟對話大門,只不過需要一定的時間 以及國際社會更多的努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