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康輝已經進入央視,事業正在上升期,而且,他已經完成了人生大事。
然而,就在父母渴望抱孫子時,康輝卻說:“我們決定做丁克!”母親聽后,情緒上無法接受。
可是康輝已經做了決定,直言:“養只貓也是可以的!”雖然母親沒有辦法理解兒子的選擇,可是也沒有為難。
那些年,康輝的生活只有工作,但隨著父母的去世,他終于后悔了,直言:“如果可以重來,我一定要孩子!”
01
說起康輝,觀眾就會想到西裝筆挺、字正腔圓的新聞主播,而在過往職業生涯中,康輝幾乎沒有出過錯。
但這個在鏡頭前無懈可擊的男人,鏡頭之外,卻有一個至今難以解開的心結。
很多年前,康輝和妻子劉雅潔就做出了一個重大決定,就是堅決不要孩子。
這個決定既不是突發奇想,也不是逃避責任,而是兩人在商量后達成的共識,覺得生活可以有別的重心。
其實,剛結婚那幾年,親戚朋友時不時旁敲側擊,父母也一度很是著急。
尤其是康母,性格溫和的她,總是在飯桌上不經意地提起,隔壁誰家的小孫子、同事家的小外甥,話里話外都在勸他們早日添丁。
一開始,康輝還能用玩笑搪塞:“貓也挺好,乖巧省心。”說完,還真的領回一只橘貓,給父母起了名字叫“外孫”。
母親沒吭聲,只是偷偷在抽屜里多放了幾張嬰兒照片,她沒直接逼迫兒子,只是想讓孩子看到家的空位。
可是康輝和妻子依然沒有動靜,終于,康母忍不住了。那天,老人家紅著眼圈,輕輕說:“小輝,咱家三代單傳,你真舍得到這兒就斷了?”
那一晚,家里氣氛凝重,康輝卻仍沒有松口,他不是不孝,也不是鐵石心腸,他只是太了解自己。
他說,怕給不了孩子完整的陪伴,也怕辜負了做父母的責任,所以,面對母親的眼淚,他還是沒有到動搖。
02
其實,康輝從小就是別人家的孩子,他成績優異、踏實自律,大學一畢業就進了央視,在那個能人云集的舞臺上一步步拼到了最前線。
他曾連續十幾年參與重大新聞報道,每次出鏡都不允許自己有絲毫差錯。
為了節目錄制,他能連夜備稿,連著幾十個小時不合眼,和時間賽跑,幾乎成了他生命的底色。
事業順了,感情也穩定,康輝和劉雅潔相濡以沫,從戀人到搭檔,兩人沒有經歷大風大浪,卻也從未分開半步。
他們有自己的節奏,自己的生活方式,他們一起旅行,一起閱讀,一起討論新聞時事,日子雖然忙碌,卻始終溫馨。
只是,這樣看似完美的生活,在父母眼里,卻始終缺了一環。
康父雖是傳統男人,但不多言,兒子的決定他不贊成,卻也從來不干預。
康母則總是在心里埋怨,卻表面不露聲色,她怕一開口逼急了孩子,反倒傷了關系。
久而久之,她便將那份失落轉化成細節上的關懷,每次小兩口回家,她都會備上康輝小時候愛吃的飯菜,話題也再不觸碰孩子的事。
哪怕親戚在場明里暗里打趣,她也擋在前面,一句:“他們過得好就行”堵住所有聲音。
但母親的溫柔,卻也在無聲地流露著失落。
03
直到康父去世,康母日漸衰弱,康輝才漸漸意識到,曾以為可以拖延的事,其實早已錯過了機會。
因為工作安排緊湊,他沒能趕上見母親最后一面。
幾個月后,康輝清理舊屋,在角落的箱子里發現了母親留下的手工縫制物。
那些顏色鮮亮的小虎頭鞋,每一雙都縫得整整齊齊,碼數從小到大,像是為未來的某個孩子做的嫁妝。
那一瞬間,康輝蹲在地上,手一直顫抖,淚水撲簌而下,他終于明白,母親雖然從不多言,但這份對孫兒的盼望,從未熄滅。
他也終于承認,自己曾堅定的選擇,不僅錯過了為人父的機會,也辜負了父母。
04
其實人生就是這樣,做選擇時覺得自己冷靜理性,一旦失去了,才會意識到,有些東西并不是理性能衡量的。
康輝并不是第一個丁克代言人,也不是唯一一個后悔的成功者,他代表的是一代人中最堅毅的一類。
他們為理想犧牲所有,把事業和責任看得高過一切,卻在事業有成后,發現心里空落落的。
當醫生告訴他們,身體狀況已不適合再生育時,康輝沉默了許久,他終于意識到,人生終究是有遺憾的。
康輝用半生成就了事業,但也因此失去了血脈的延續,都說萬事難兩全,康輝的人生就如此。
所以,關乎丁克的問題,其實還是要謹慎,因為很多事可以重新來過,唯有孩子,錯過了就真的無法挽回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