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子彈財經
作者 | 魏寒
編輯 | 閃電
美編 | 邢靜
審核 | 頌文
由國泰君安證券、海通證券“世紀合并”而來的國泰海通( 601211.SH ),近期接連斬獲諸多行業榮譽。
6月19日,第三屆投顧“金牛獎”揭曉。國泰海通憑借在財富管理領域的優異表現,斬獲“基金投顧創新案例金牛獎”“基金投顧智能科技金牛獎”兩項重磅大獎。
6月20日,國泰海通獲得第二屆華尊獎“最佳財富管理機構”“最佳財富管理品牌”等6項大獎。
(圖 / 國泰海通官網)
6月上旬,國泰海通獲得交易商協會2024年度最高A類評級。它是5家獲最高A類評級的證券公司之一,更彰顯了國泰海通深度融入國家戰略、以金融賦能實體經濟的顯著成效。
重組更名僅兩月,國泰海通走得非常扎實:從“擴規模”走向“提質效”,展現出中資券商旗艦風采。
1、券業旗艦規模顯現
國泰海通的合并,是中國資本市場歷史上最復雜的A+H并購重組案例之一。得益于監管的全力支持與強大推動,這場世紀合并最終只用191天就妥善完成。
(圖 / 國泰海通官網)
上海市國資委主任賀青評價,這一重大合并不僅為市場和行業注入強勁動力,也將有效整合上海金融國資優勢資源,打造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匹配的一流投行,全面服務“金融強國”建設,促進全球高端要素資源在上海加速集聚和高效配置。
4月29日晚間,國泰海通披露2025年一季報。這也是其正式合并后的首份正式財報,因此,外界的關注度極高。
財報顯示,當季國泰海通營業收入錄得117.73億元,同比增加47.48%。在頭部券商里,不僅體量巨大,同時增長迅速。歸母凈利潤122.42億元,創下了行業單季度業績紀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主營業務所實現的凈利潤為32.93億元,同比增長60.65%。
天風證券注意到,國泰海通的各業務條線收入均有提升。經紀、投行、資管、自營、信用營收同比增速分別為77%、10%、27%、69%、98%。年化ROE(凈資產收益率)較上年同期提升19.6個百分點至25.8%。
(圖 / 攝圖網,基于VRF協議)
經紀業務是其大頭業務,當季收入大幅提升。從外界來看,一方面可歸因于市場交投活躍,成交量大幅上行;另一方面,經紀收入增速高于市場成交量增速,顯示出國泰海通的財富管理轉型成效。
“吸收合并后的國泰海通,在資本實力上已位居行業第一,各項業務市場份額也顯著提升”,東吳證券在研報里分析指出,“(未來)頭部券商風控能力更強,能更大程度地享受政策紅利”。
向前瞻望,國泰海通追求的不只是簡單的規模疊加,還更關注資源稟賦的戰略重組。如果能夠如期實現,將成為從“規模擴張”向“質量躍升”的中資券商新旗艦。
2、從規模擴張到質量躍升
4月15日到4月29日,2025國泰海通財富領航特別節目《首席來了》直播間熱鬧非凡。知名經濟學家吳曉求領銜坐鎮,多位國泰海通經濟學家與分析師、知名財經評論員等專業大咖帶來思想碰撞,與觀眾一起展望宏觀形勢和市場前景。
這一類大咖分享活動,做到了形式新穎、框架豐滿、內容詳實。加上交易日9點到15點半投顧“陪伴式”在線解析,有效發揮出國泰海通的投顧專業優勢,搭建出有效交流的窗口,滿足了客戶不斷升級的金融需求。
財富領航只是國泰海通面向用戶質量躍升的一個細微方面。在此背后,潛藏著經營質量提升的更多戰略宏圖。
4月7日,國泰海通黨委書記、董事長朱健,公司黨委副書記、總裁李俊杰聯合署名發布《攜手同行共創未來·致客戶的一封信》。這封信里,國泰海通三大戰略主線浮出水面——財富管理轉型、投行投研協同、科技金融生態。
(圖 / 國泰海通官方微信公眾號)
具體到業務布局方面,國泰海通明確加速財富管理轉型,強化“投資—投行—投研”的協同效應,構建“科技—產業—金融”的生態閉環。依托2.8萬名專業人員的能力,公司將重點提升全球一流投行應當具備的核心能力,比如資產配置、全球定價等。
這樣宏大的戰略愿景絕非空口白話,而是基于自身的基礎和優勢而制定的切實可行計劃。在合并后,市場普遍看好國泰海通雙方牌照互補,資產配置能力的優勢會因基金投顧、跨境理財通試點、基金評價業務等資格齊全而持續強化。
開源證券4月11日發表的首次覆蓋報告總結,國泰海通將實現“資源稟賦和能力方面深度互補”。財富管理業務將同時持有基金投顧、評價牌照,綜合服務能力有空間進一步提升;投行業務有望實現在科創板、債券承銷等細分領域的互補;資管業務將覆蓋到基本養老保險、社保基金投資管理等資質。
(圖 / 攝圖網,基于VRF協議)
這樣的深度互補,未來將打開交叉銷售、深度經營的想象空間,進而可以增強客戶粘性,提升客單價值。
2024年零售客戶合計近4000萬戶、APP月活數合計1510萬戶……面對整合后的龐大客戶群體,國泰海通持續高度重視客戶服務優化,為經營質量躍升奠定基礎。以財富管理方面為例,國泰海通在行業內率先推進“買方服務轉型”,將工作核心放在客戶資產配置和保值增值上;再比如,針對持牌金融機構、上市公司等客戶的差異化需求,國泰海通通過訂制化服務,點對點破解了客戶痛點。
扎根上海、面向全球,賦予國泰海通地域優勢。合并后的國泰海通,網點實現互補,明顯集中于長三角等經濟發達地區。與此同時,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進入新的能級提升階段。放在這樣的背景和趨勢里,國泰海通質效提升將成“順風局”,不斷邁向具備國際競爭力和引領力的一流投行。
放眼行業,中資券商正在走向從“做大”到“做強”的關鍵階段,提升質效已成為行業的主旋律。國泰海通正以先行者姿態脫穎而出,從“規模擴張”邁向“質量躍升”。
3、金融科技提升服務效能
當前,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全球金融版圖。國泰海通敏銳把握科技驅動,持續加碼金融科技投入,目標是將數智化打造為其“科技—產業—金融”閉環生態中的核心引擎。
創新是存在于國泰海通基因里的驅動力。據國泰君安2024年可持續發展報告,當年在上海市國資委面向全市43家市屬監管企業的數字化轉型評估中,國泰君安位列金融類企業第一名,并作為上海市屬唯一數字化轉型金融國企案例,上報國務院國資委。
如今國泰海通持續探索AI前沿應用,用強大的數智力量,賦能客戶體驗升級。近期國泰海通推出1+N模型聚合體“君弘靈犀大模型”,創新性融入君弘智投數字化服務體系,打造了證券行業特色的大模型應用微場景。
這些AI變革,給客戶帶來了諸多新體驗。如對C端用戶而言,在國泰海通君弘App內,AI服務觸手可得。在這里,既能夠通過對話式獲得個性化資產配置建議、產品推薦和診斷、賬戶體檢服務、趨勢預警提醒,也能獲取熱點新聞智能摘要、企業深度分析等。
(圖 / 攝圖網,基于VRF協議)
再如,面對機構客戶的投顧服務,國泰海通“道合”平臺深度整合市場數據與投研觀點,能為機構客戶提供投研報告、風險預警及策略優化建議。該平臺的全流程風控體系,覆蓋了從投資組合構建、動態管理到業績歸因的全鏈條服務。
在2025年國泰海通財富領航活動上,客戶還親身參與到創新的投教形式中。依托結合DeepSeek等AI大模型,國泰海通推出了由專業投顧和AI智能機器人展開觀點PK的投教游戲。在AI技術應用中,客戶切實增強了參與感、互動感、獲得感。
(圖 / 國泰海通官方微信公眾號)
在打造金融科技能力的過程里,國泰海通積極開放,與AI頭部科技公司開展合作。4月,國泰海通與國內頭部AI服務商火山引擎宣布,雙方合作建設的大模型應用創作平臺正式上線。借助后者企業級AI應用創新平臺支持,國泰海通計劃發揮金融行業優勢,將大模型技術應用到智能投顧、投研、投行、協作等專業業務場景,推動AI應用更進一步。
國泰海通成立涉AI新公司等動態,也獲得了市場關注。6月中旬,由深圳華銳、國泰海通、中國太保共同持股的“上海國智技術有限公司”成立,經營范圍包括AI(人工智能)基礎軟件開發等。
帶著先發優勢起跑,將金融科技作為引擎的國泰海通,不僅已經全面將“數字金融”“金融科技”貫穿于投研、風控、服務與運營,更在靈犀大模型等落地項目中,持續優化投資者體驗。國泰海通,已經擁有了AI時代的市場競爭力。
4、寫在最后
當中國金融和證券行業一步一步邁入變革縱深區,國泰海通精準把握住政策紅利與時代機遇,在構建“科技—產業—金融”閉環生態的基礎上,以科技驅動形成創新矩陣。
(圖 / 攝圖網,基于VRF協議)
以中資券商的旗艦力量之姿脫穎而出后,國泰海通有望繼續引領金融資源更高效地流向國家戰略重點領域,服務新質生產力,賦能中國式現代化。
這是一次從規模擴張到質效提升的挑戰,也是中資券商邁向“全球一流”的關鍵一躍。國泰海通承載著時代期待、行業使命,走在奔赴金融價值創造的路上,步伐堅定,未來可期。
*文中題圖來自攝圖網,基于VRF協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