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7月1日訊(編輯 黃君芝)盡管今年早些時候人們擔心特朗普總統的關稅會導致新一輪的通貨膨脹,但到目前為止,美國各地的商品和服務價格仍保持相對穩定。
美聯儲青睞的通脹指標——PCE物價指數5月同比上漲2.3%,僅略高于美聯儲2%的通脹目標。5月份消費者價格指數(CPI)的年化增長率為2.4%,低于經濟學家的預期。
經濟學家們認為,疲軟的通脹數據反映出一些公司采取了短期措施來抵消關稅影響,比如提前增加庫存、主動吸收部分關稅成本以緩沖消費者受到價格上漲的影響,以及利用漏洞推遲或降低關稅的支付。
管理咨詢公司帕特儂-安永(EY-Parthenon)首席經濟學家Gregory Daco表示,“許多企業都很有創意,也很精明,用不同的手段緩沖了最初的沖擊。”
但這并不意味著在疫情期間遭受數十年來最高通脹打擊的消費者和企業已經擺脫了困境。道明證券(TD Securities)美國利率策略主管Gennadiy Goldberg認為,隨著關稅在今年下半年逐步推高進口成本,價格可能會上漲。
“我們仍然認為,未來幾個月我們將繼續看到新貿易政策對物價水平的影響,而這應該會轉化為更高的通脹,” 他說。
以下是關稅暫時沒有推高通脹的三大原因:1.提前囤積庫存
早在“特朗普關稅”正式實施前,許多公司就開始爭相儲備或提前進貨,以避免產生額外的關稅成本。
Daco說:“他們試圖趕在關稅之前囤貨。他們購買自己需要的商品并儲備起來,所以這是抵御關稅的第一道防線。”
“這些額外庫存中的大部分仍在倉庫或商店貨架上,使進口商得以推遲漲價。”他補充說。
2.等待明朗化
分析人士指出,一些面臨更高關稅的企業選擇推遲將成本上漲轉嫁給消費者,等待圍繞美國貿易政策的迷霧消散。今年4月,特朗普給出了90天的“關稅暫緩期”,以便各國有時間與美國進行貿易談判,這一暫緩期即將于7月9日到期。
密歇根州立大學經濟學名譽教授Charley Ballard表示,“在過去的五個月里,我們的關稅政策發生了幾十次變化。在這種高度不確定的環境下,那些銷售被征稅商品的公司可能會對立即提高價格持謹慎態度。”
企業往往不愿提高價格,以免嚇跑消費者,讓競爭對手搶走市場份額。
Daco補充說:“本質上,一些企業決定不立即轉嫁成本。他們說,‘讓我們看看能否堅持一個月,推遲一些進口,利用現有庫存,并在更廣泛的定價策略上有新創意。’”
3.降低關稅成本
盡管特朗普4月宣布了相當高的關稅稅率,但到目前為止,美國海關征收的實際關稅低于官方稅率。這是因為一些進口商能夠通過將貨物存放在所謂的保稅倉庫或外貿區內來規避關稅。
分析人士指出,企業可以利用通常位于主要商業港口附近的保稅倉庫,暫時儲存貨物、零部件和其他進口產品,而不必立即繳納關稅或稅款。
Daco說:“如果你利用倉庫或所謂的對外貿易區,你就可以推遲支付關稅,直到這些貨物投入商業運作。所以這是一個自由貿易區,或者說是一個不受關稅影響的虛擬區域。”
此外,美國還實施了一系列關稅豁免和排除措施。在實踐中,這導致對進口商品征收的實際關稅往往低于白宮最初宣布的名義稅率。截至6月,美國對所有進口商品的實際關稅稅率在10%左右,而官方宣布的平均關稅稅率為15%。
不過,專家們警告稱,如果關稅仍然居高不下,企業不可能無限期地堅持不漲價。美聯儲主席杰羅姆·鮑威爾上周表示,關稅可能會引發更高的通貨膨脹,可能從今年夏天開始。
道明證券全球宏觀策略主管James Rossiter表示:“部分原因是已經引入的關稅具有‘走走停停’的性質。對我們來說,這是一個耐心的問題,而不是一個謎。典型的傳遞需要一些時間。我們預計7月份會出現更多的(漲價)情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