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爾維亞爆發的示威
前幾個月剛因為“車站頂棚坍塌”造成數十萬人抗議的塞爾維亞,最近又亂起來了,使得該國的情況越來越類似2014年“廣場革命”之前的烏克蘭。去年11月塞爾維亞火車站發生事故造成15人死亡,原本只是一起普通的安全責任事故;
最后示威蔓延了幾個月,且風波越來越大;塞爾維亞總理武切維奇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承擔責任辭去總理職務。但示威者的矛頭直指武契奇政府,要求總統辭職和解散議會,被武契奇拒絕。
塞爾維亞抗議行動
今年6月28日是塞爾維亞歷史上的一個“特殊時間點”,也是象征反抗的薩拉熱窩事件爆發的日子。當天塞爾維亞街道上突然又出現了大規模的示威行動,四面八方涌來的人圍堵了塞首都貝爾格萊德,據稱當時有3.5萬人走上街頭抗議,而反對派稱有“數十萬人”。
這些人的口號非常統一,就是要求塞爾維亞“馬上解散議會提前選舉”。且反對勢力表示如果他們現在選舉的話,有足夠的信心戰勝執政黨。
示威者的“暴力行動”
根據現場媒體報道,和前幾個月相對和平的抗議行動有很大區別,這次示威者們采取了暴力手段和警察進行了對抗。政府出動了大量的執法力量到現場,結果和示威者打成一團造成多人被逮捕。
當天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強調有“外國勢力”在幕后操縱抗議行動,目的是想推翻政府,必須要將他們繩之以法。而且他預計示威者在當天晚上會采用暴力,結果果然被說中了,晚間時分有大量的抗議者開始向警方投擲瓶子、石塊和照明彈,造成現場更加混亂不堪。
塞總統武契奇
分析人士表示,現在塞爾維亞的亂局幾乎已經收不了場了,而且這次甚至沒有一個“正當借口”就開始進行暴力示威。武契奇之所以多次強調“境外勢力介入”,是因為塞爾維亞的地緣政治位置使其成為大國博弈的焦點,該國處于北約與俄羅斯勢力范圍的夾縫之中,西方長期以來試圖將塞爾維亞納入其陣營,以實現地緣政治戰略布局。
塞爾維亞與中俄保持友好合作關系,拒絕跟隨西方對俄制裁,這無疑觸動西方敏感神經。塞執政黨認為歐美借此機會,通過支持塞爾維亞國內反對派,煽動抗議活動,試圖改變塞爾維亞政治格局,迫使其在外交上轉向西方,這也是示威者“喊口號”的原因。
此次和2014年烏克蘭廣場革命有類似之處
值得注意的還有,塞爾維亞調查機構還稱,這次行動有組織,且部分IP地址與西方資助的非政府組織(NGO)存在關聯。在社交媒體上,有大量的虛假信息詆毀塞爾維亞的軍人和警察,煽動民眾走上街頭對抗;
2014年烏克蘭危機也和這種方式非常類似,背后是西方勢力長期滲透,利用國內矛盾煽動民眾抗議,最終導致政權更迭。所以塞爾維亞此次抗議活動,從組織規模、時機選擇以及政治訴求來看,都有外部勢力干涉的痕跡;現在武契奇的關鍵就在于如何穩定國內局勢,否則后果不堪設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