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陸棄
如果說美國政治是一臺精密運行的制度機器,那么6月29日開始的一場16小時“人工朗讀大秀”,就是這臺機器最荒誕、最疲憊、最走火入魔的自證儀式。在美利堅參議院的議事大廳,書記員一字一句地念著長達940頁的文本,不為理解,只為拖延,這正是特朗普所力推的“大而美”法案,其名之夸張、內容之混亂、推進之激烈、阻力之頑強,堪稱當代美式政治戲劇的巔峰集錦。而這場“拖延表演”的幕后導演,是民主黨人查克·舒默,一個老練的程序戰術家,用一套老掉牙的制度武器,把共和黨的國慶獻禮變成了一場國會折磨秀。
所謂“大而美”法案,是特朗普為2024年總統選戰精心炮制的“復辟之作”。表面上是減稅計劃升級,實質上是把福利切開,把軍費拉高,把新能源推下山崖,把富人稅砍個精光。是特朗普式國家主義與新自由主義的怪誕合體,是一份為競選而生、為財團而寫、為極右票倉而立的財政大禮包。它的篇幅超過《指環王》三部曲,字數超過喬治·R·R·馬丁整套《冰與火之歌》,光朗讀就花了整整16小時。這不是什么高貴的議會儀式,而是赤裸裸的政治諷刺,民主黨不演了,共和黨也不裝了,華盛頓直接在C-SPAN鏡頭前上演“制度疲勞的現場藝術”。
這場朗讀秀并非首次登場。美國國會的制度漏洞早已眾所周知,少數黨哪怕只有一個人,也可以通過冗長發言、強制宣讀等程序手段拖住整個立法節奏。但這次民主黨玩得更絕,除了要求全文朗讀,還逐條核對、逐字監督,把程序性阻撓升級成儀式性羞辱。為什么要拖?因為特朗普將7月4日定為“大而美法案”的簽署死線,要把它作為“美國獨立日大禮包”,交給自己,也交給選民。民主黨看得清楚:只要多拖一天,就能讓共和黨“獻禮變空包彈”。于是他們無所不用其極,哪怕全體熬夜,也要把共和黨的政治時間表拖垮。在這個黨爭的時代,程序已不是效率工具,而是權力的肉搏戰場。
而共和黨自身更是漏洞百出,自家“獻禮”法案都無法團結內部陣線。保守派大佬蘭德·保羅、湯姆·蒂利斯帶頭反水,直言不能用財政赤字換取政治作秀,不愿背負“劫貧濟富”的罵名。在6月28日的程序性投票中,蒂利斯等人投下反對票,導致法案僅以51:49的險勝進入下一輪程序,甚至當場宣布放棄2026年參選資格,用“退出政壇”表達對法案的反感。這不是“忠誠的背叛”,而是“道義的逃跑”,共和黨的紙牌屋結構一觸即垮,連最基礎的團結都維持不了,談什么立法推進?特朗普的“大而美”,從第一天起就是一部破綻累累的劇本。
可特朗普不會承認。他一邊在白宮講臺上自我安慰,一邊掀起宣傳攻勢,6月27日宣稱法案“不會動醫保一根寒毛”,甚至威脅說“不通過法案,全美將面臨68%的稅負崩盤”。這種言論第二天即被CNN等主流媒體逐條駁斥,指出這項法案不但砍掉數千億美元的聯邦醫療補助,而且將迫使數以千萬計低收入者失去醫保和食品補貼。“社保免稅”被揭露為“短期糖衣”,而那68%的稅收災難預測則被獨立預算分析師斥為“脫離現實”。面對鋪天蓋地的質疑,白宮的回應更像例行公文,只說“法案利國利民”,連為特朗普的具體謊言都不敢開口辯護。這說明了什么?說明就連最忠誠的幕僚,也知道總統說的不過是政治詐騙級的吹牛皮。
而當國會熬夜朗讀、電視臺直播辯論、媒體連篇質疑之時,特朗普本人干嘛去了?打高爾夫。6月28日,《今日美國》報道,幾位關鍵共和黨議員在爭論是否推進法案期間,抽身與總統在弗吉尼亞打球休閑。而陪同他的,就包括反對法案的保守派議員蘭德·保羅。這場球局,完美展現了美國政治的雙重現實:前臺在拼命演戲,后臺在推杯換盞;鏡頭里是制度大戰,鏡頭外是高爾夫俱樂部里的男孩局。
不僅如此,這場法案的政治欺詐,還引爆了美國社會各層的不滿。昆尼皮亞克大學6月民調顯示,53%美國選民反對法案,僅27%支持,其中獨立選民反對率高達57%。連共和黨內部也出現明顯分裂,僅67%表示支持這份“特朗普獻禮”。更有意思的是,馬斯克在6月28日重磅發文警告,該法案將毀掉“數百萬個工作崗位”,讓美國背負“無法承受的債務”。他呼吁美國人直接打電話給議員,阻止這項“災難立法”。作為共和黨金主之一的馬斯克已多次表達不滿,甚至在特朗普與他“和解”短短數周后就再度開火,可見這份法案背離了部分建制派和大資本集團的核心利益。
于是我們看到,一邊是總統胡吹亂侃,一邊是國會朗讀抗爭,再一邊是媒體怒斥、金主反水、選民反感。而這一切卻都無法改變一個荒誕的結局:這份法案,很可能還是會通過。不是因為它好,不是因為它必要,而是因為特朗普有選票、有話語權、有黏著力。他的支持者哪怕知道他在撒謊,依然愿意跟他走到最后。而這正是美式政治最大的病灶:事實不再重要,邏輯可以拋棄,制度只是道具,只要你掌握了身份與流量,就可以不斷改變劇本,哪怕把國會變成喜劇現場,把國家預算寫成宮斗劇本。
這份所謂的“大而美”法案,本質上是“大而爛”的制度怪胎,是特朗普為了連任之戰推出的高風險政治籌碼,是對民主體制操弄極限的一次總實驗。從它誕生的第一秒起,就注定不是一份純粹的財政改革方案,它的內容越爭議,它的程序越混亂,它的傳播力就越強,它的符號價值就越高。特朗普從未想用它治理國家,他只是需要一面戰旗,在愛國節日高高揚起;需要一個議題,在媒體版面永不缺席;需要一個沖突,延續選戰敘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