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 YU7 自上市以來,憑借其極具競爭力的配置和價格,迅速在汽車市場掀起波瀾,短短一小時內便收獲了 28.9 萬份大定訂單。
然后據大河報報道有小米YU7準車主投訴小米疑似偷改配置單,這一事件也為小米汽車在市場熱度下的品牌信任建設帶來了新的挑戰。
據部分車主反映,在小米汽車 App 上下單時,YU7 標準版和 Pro 版均顯示具備 “” 功能,但在鎖單后,該功能僅在頂配 Max 版的 “快速了解版本不同” 頁面中標注。
對于這一配置調整,小米汽車僅更新了相關文件,而未對消費者進行明確說明。
值得關注的是,類似配置調整的情況在小米 SU7 Ultra 上也曾出現過。小米 SU7 Ultra 上價值 4.2 萬元的碳纖維雙風道前艙蓋,曾被宣傳為 “復刻原型車雙風道設計”“雙風道直接導向輪轂,支持輪轂散熱”,并且小米創始人雷軍也曾強調該部件 “結構全改”。
然而,后續有車主拆解發現,該碳纖維雙風道前艙蓋下的內部結構與普通版幾乎一致,僅多了一塊支撐塑料板,所謂的 “雙風道高效導流” 碳纖維開孔無法有效引導空氣至剎車系統,也無法產生下壓力。
對此,小米汽車回復稱此前信息表達不夠清晰,該艙蓋在滿足復刻造型需求外,僅提供部分氣流導出和輔助前艙散熱功能。
同時,小米給出兩種解決方案:一是未交付訂單可改配為鋁制前艙蓋;二是對已提車用戶和鎖單用戶贈送 2 萬積分(價值約 2000 元)。然而,這一解釋與解決方案并未得到車主認可。
6月20日,有車主網絡曬圖已經向法院起訴小米汽車虛假宣傳,收到法院立案回執。
此次小米 YU7 配置調整風波,再次讓小米汽車的信任度丟失。目前小米汽車還未正式回應該問題。
本文鏈接:https://daydayev.com/post/2149.html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