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音樂和美酒在的地方,歡樂就不會缺席。
6月28日,由茅臺生態農業冠名的UMEET遇見藍莓音樂節在貴陽多彩貴州城首日盛大啟幕,這是音符與歡呼的碰撞,更是茅臺生態農業的一次大膽跨界嘗試。據統計,本次音樂節兩天共計觀演人逾6.5萬人次。本次UMEET遇見藍莓音樂節互聯網話題傳播總量高達5366萬。
不同于傳統音樂節,這場盛會將黔東南山地藍莓推上C位,讓貴州特色農業與潮流文化深度融合,用藍莓串聯起一場別有趣味的音樂盛宴,更悄然完成了一場新酒飲創新者向“生活方式策源地”的蛻變實驗。
萬人狂歡,“音樂+藍莓”打造視聽味全維度盛宴
音樂節首日,多彩貴州城瞬間化作歡樂的海洋,八組藝人分別貢獻出精彩表演。新生代歌手姚琛熱力唱跳,引爆Z世代全場尖叫。實力派歌手張遠用《棉花糖》《嘉賓》等經典歌曲勾起80/90后的青春回憶。進入尾聲,香港歌手薛凱琪更是用一首《蘇州河》掀起萬人大合唱,讓音樂節的熱力達到最高峰。
但真正讓這場活動與一般音樂節與眾不同的,是茅臺生態農業精心打造的沉浸式“藍莓宇宙”。
占地300余平米的“悠蜜藍莓星球”展館成為年輕人打卡體驗的焦點。踏入展館,高顏值調酒師如同表演藝術家,手中的雪克杯翻飛,將冰與藍莓汁幻化為一杯杯夏日特調,引得樂迷們紛紛拍照打卡,出片的藍莓特飲輕松成為朋友圈的C位主角。
在悠蜜品鑒區,專業“風味向導”則帶領體驗者解鎖貴州丹寨山地藍莓的奧秘,藍莓精釀、藍莓潮飲、藍莓果品不同品類的產品共同交織成藍莓的味覺盛宴,當果香與酒香在舌尖綻放,飲酒不再只是簡單的味覺體驗,更變成了一場探索之旅。
而游戲區則成為全年齡段樂迷緊密擁抱悠蜜的互動體驗場景,通過挑戰投籃機挑戰、眼疾手快挑戰、光劍游戲等創意項目,通關即可贏取 “悠悠蜜蜜” 玩偶。
在悠蜜展館中央,我們也看到了一顆藍莓如何從丹寨北緯26度的露天種植,到年處理10000噸藍莓的加工園區,完整呈現從一粒果實到鄉村振興的蛻變。
與傳統音樂節相比,UMEET遇見藍莓音樂節以一場藍莓盛宴,為來自各地的樂迷帶來了一場獨屬于貴州的特色生活體驗。
一顆藍莓的托舉,從賣酒向賣生活方式的戰略轉身
茅臺生態農業此次冠名UMEET遇見藍莓音樂節,是踐行“酒旅文”一體化戰略的關鍵落子,更是從傳統酒企向生活方式服務商轉型的生動實踐。
早在2024年12月茅臺生態農業公司的市場工作會議上,茅臺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張德芹便對茅臺生態農業的戰略發展目標進行明確指向——承載著集團多元化發展的戰略使命,承載著鄉村振興的社會責任,也寄托著綠色、健康、可持續發展的美好愿景。
這種多元化發展首先體現在消費場景與消費群體的多元化上。
茅臺生態農業推出的藍莓精釀、藍莓潮飲、藍莓果汁等產品,通過特調,在炎炎夏日帶給消費者更清爽的品飲體驗,而在音樂節這樣充滿律動與歡樂的場景中,適度小酌有時能為歡聚時刻增添幾分愜意氛圍。
“在往常的音樂節,通常買得比較多的是啤酒或者汽水,但是今天品嘗了悠蜜藍莓酒以后,覺得非常特別,我覺得這是貴陽送我的一份禮物。”一位歌迷這樣表示。
而在音樂節作為年輕人群重要的打卡時刻,茅臺生態農業也深刻洞察到目標群體的社交需求,通過高顏值的產品包裝,搭配“貴州味道”系列雞尾酒的地域文化IP,精準狙擊Z世代“顏值即正義”的消費偏好。
知酒君注意到,UMEET遇見藍莓音樂節的主題,既是茅臺生態農業旗下核心單品“遇見”系列藍莓酒的名字,同時也和本場音樂盛典的初衷緊密相連,遇見喜悅、遇見難忘瞬間、遇見美好生活。
事實上,茅臺生態農業并非首次通過類似的方式打入年輕群體,長期以來,茅臺生態農業通過舉辦街舞大賽、音樂節等活動,與年輕群體深度綁定,樹立起年輕的品牌形象。在產品大面積走進市場之前,悠蜜所代表的年輕品牌文化已經根植于年輕消費者心中。
值得一提的是,這場狂歡背后還承載著鄉村振興的重要使命。茅臺生態農業采用“公司+合作社+農戶”的合作模式,通過藍莓產業,在丹寨帶動本地及周邊就業1766人次,直接解決丹寨本地就業1591次。
本次音樂節現場展示的藍莓果汁、藍莓酒飲等產品,不僅是美味的享受,更是產業發展成果的展現。通過消費者的主動選擇,反哺產業鏈上游,形成了 “農戶增收、政府增稅、企業增效” 的良性循環,讓鄉村振興不再是一句口號,而是實實在在的行動與成果。
從賣酒到賣生活方式,從傳統營銷到場景化體驗,從商業利益到社會責任,茅臺生態農業的這場跨界嘗試,為酒業發展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也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傳統企業在新時代的創新與擔當。我們相信在不太遙遠的未來,這顆小小的藍莓會給消費者帶來更大的驚喜,也在貴州這片熱土釋放出更大的能量與溫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