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足換了主帥,換了名單,表面看一切都在往“年輕化邁步,但到底是煥然一新,還是老套路里加點新名字?這才是我們該較真的問題。
說起來,國足新名單公布的時候,正趕上中超打到白熱化。新教練久爾杰維奇上任,外界多少有些期待,想著也許能帶點不一樣的氣象。名單一出,老面孔少了,年輕球員明顯多了,平均年齡降到25歲出頭。這個數字確實挺亮眼。可實話講,國足往哪兒去,真不是把年齡做做減法就能解決的。
不妨想想,年輕球員上來了,是不是意味著我們就能看到嶄新的打法、奔跑的沖勁、不同以往的心氣?還是說,只是之前替補席上的孩子,如今提前站到聚光燈下,其他一切依舊?其實,任何一支國家隊的更新換代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更不是“老的讓一讓,新的頂上來就能立竿見影。足球是體系活,講究傳承,也講究競爭。讓年輕人承擔重任,當然沒錯,可別忘了,真正的成長和擔當,是靠比賽里一點點拼出來的,不是靠政策一夜之間安排就位。
還有一個問題,說句比較實在的,國足此刻的“輕裝上陣,多少是因為大賽出局,成績壓力一下子小了不少。東亞杯說重要也重要,說寬松也寬松。新帥可以試錯,可以大膽起用新人,但也不能因為“無壓力就變成“無要求。我們都知道,國家隊不是實驗田,光圖新鮮沒用,還是要看誰真能扛事。年輕人好用,得靠他們自己踢出來;老將要留下,也得憑實力和態度說話。否則,年齡成了唯一標準,反而會誤了人、誤了隊。
仔細看這份名單,有些位置的變化,是迫于現實,比如主力門將和后衛因傷缺陣、狀態下滑等。新面孔里,有些人其實在中超聯賽的出場機會并不多,直接跳到國家隊舞臺,能不能扛得住強度、守得住規矩,這還真得打個問號。說得重一點,把國家隊當成鍛煉平臺沒錯,但也不能變成“誰年輕就輪流試試,畢竟,自己人都知道,國足的門檻和標準不能因為低谷就隨意下調。
說到底,國足的年輕化是大勢所趨,也是無奈選擇,但別讓“換血變成“新瓶裝舊酒。足球這事,喜愛歸喜愛,規矩不能亂。什么樣的球員,憑什么獲得機會,靠的是實力、態度和責任,而不是單純的年齡數字。新教練、新陣容,可以有犯錯的空間,但不能沒有底線。
最后想提醒一句,任何一支國家隊的重建,歸根結底還是要靠體系和秩序作保障。別讓“改革變成“折騰,別讓“年輕化變成“走過場。理性看待變化,尊重比賽規律,這才是對球員、對球迷、對中國足球真正的負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