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再次搬出了所謂的“國家安全”理由,命令海康威視加拿大有限公司停止在加拿大運營,而另一邊,面對美國的恐嚇,加拿大放棄征收數字服務稅,給出的理由是,為推進美加貿易協議。
實際上,論“雙標”的本事,美西方國家是最擅長的。
一邊希望中國能向他們打開市場,一邊又禁止中國企業進入他們的市場。
而等到有求于你時,又軟硬皆施。
就拿稀土來說,自特朗普四月掀起關稅戰以來,我國就收緊了稀土管制,以此來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而這在國際上也引發了劇烈的震動。
先有特朗普多次尋求與中國談判,希望中國能放松稀土管制,最后在一定程度上如愿以償,中國商務部回應,將加速批準符合要求的稀土申請。
不過歐盟的做法,卻讓人大吃一驚。
歐盟主席馮德萊恩在此前舉行的G7峰會上,大肆渲染中國將稀土武器化,聲稱中國故意頒布稀土出口管制措施,讓全球企業出現稀土荒,還試圖拉攏美國一起來對抗中國。
但特朗普并不傻,因為美國很早就意識到了,依賴中國稀土的危害,然而直到目前,美國依然還有著70%稀土來自中國。
這并不是美國不想擺脫對中國的依賴,而是短時間想要修建屬于自己的稀土供應鏈以及生產鏈,難上加難。
從時間上來看,美國業界等不了那么長的時間,而美國要擺脫對中國稀土的依賴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因此,特朗普明白,眼下還不是和中國翻臉的時候,和中國談判是最快且有效的辦法,因此,特朗普對馮德萊恩的提議興致不高。
原以為這能打消歐盟不切實際的想法,卻不料6月25日,歐洲駐華大使公開發表稱,期望中方能夠體察歐洲企業所面臨的“擔憂與疑慮”,當前磁鐵供應短缺的狀況已對歐洲企業產生了“極其嚴重”的負面影響。
值得關注的是,托萊多表示馮德萊恩下個月將訪華,希望能在下個月解決對歐稀土磁鐵出口問題。
大有一番給中國下最后通牒的意味。
托萊多強調歐洲只是想要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然而歐盟近幾年在馮德萊恩的領導下,對中國的敵意可不少。
特朗普掀起關稅戰時,歐盟就多次游說特朗普,表示美歐的共同敵人是中國,希望美國能集中精力對付中國,而歐盟也會跟隨美國的步伐。
哪怕特朗普已經毫不掩飾對歐盟的敵意,直言歐盟的成立就是為了占美國便宜,歐盟還在抱有幻想,希望美國對付中國。
更不用說,污蔑中國支援俄羅斯,制裁中國的銀行,還對中國的電動汽車征收關稅。
除此之外,歐盟多次指出,中國忽視全球貿易規則,具體表現為對本國企業提供大規模補貼支持。受此扶持的企業隨后大量向歐洲市場出口產品,進而在歐洲國家市場占據一定份額,對歐洲本土企業的市場空間形成了擠壓。
然而歐盟自己擬定了在2021年至2030年期間,向歐洲企業提供總額逾1.44萬億歐元補貼的計劃。截至2024年,該補貼計劃已實際發放資金超3000億歐元。此外,歐盟還配套推出了一系列經貿政策措施組合。
大有一種自己補貼還是沒有競爭過中國企業而惱羞成怒的感覺。
但戲劇的是,中國從未想過利用稀土出口管制來遏制任何國家,相反,中國不過是依據國際通行慣例實施稀土管制。
然而歐盟卻再次炒作中國稀土武器化。
中國并未直接回應,而是出臺了要求在華運營的稀土企業提交具備相關專業知識、教育背景、科研經歷等詳細個人信息的人員名單。
此舉旨在構建一份權威的中國稀土領域專業人才信息庫,并加強對這些專業人員的動態管理,以防范核心技術與敏感信息的外泄風險。
可以說,這道鐵令再次給稀土加上了“新鎖”。
與其用言語回擊歐盟,倒不如用實際行動堵住歐盟的嘴臉。
歐盟作為二戰有輸有贏的國家,更應該明白,談判桌上,靠的是實力,而不是嘴皮子功夫,眼下,中國就握著稀土這張王牌,連特朗普政府都懂得有進有退,歐盟卻希望站著把飯要了,只能說,中國不吃這一套。
信息來源:《歐盟駐華大使:請中方理解下我們的恐懼,下個月給解決稀土吧》觀察者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