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下半年第1天
副高又又又牢牢控制上海
上海徐家匯直接熱到全國第一
下沉氣流壓制下為數不多的一朵云
過了一會就散掉了
上海中心氣象臺今天(7月1日)8時51分發布高溫黃色預警信號:預計今天上海最高氣溫將超過35℃,請注意用火用電安全,做好防暑防曬工作。
雖然現在與昨天同時段氣溫差不多
但今天云量少,陽光更烈
預計最高氣溫比昨天更高
在37℃左右
注意防暑防曬哦!
網友:小黃這么早就上崗了......
上海中心氣象臺預報,副熱帶高壓將繼續西升加強,未來九天,上海的最高氣溫維持在高溫線以上,高溫日、酷暑日正在排隊入場。前半周最高氣溫大多維持在36℃~37℃。到了本周中后期,氣溫還會進一步走高,尤其是本周末至下周初,連續三天最高氣溫接近40℃。
最早出現的40℃、史上最多的“40℃+”……上海最近幾年的夏天頻頻刷新1873年來有氣象記錄以來的歷史紀錄。天氣氣候與人體健康息息相關。上海市氣象局服務首席鄔銳提醒,剛出梅就遇到高溫,人的生理和心理都尚未調節過來,很容易中暑。
記者從復旦大學附屬金山醫院急診了解到,自6月28日至今,急診已經接診4名中暑患者,其中包括高齡老人和戶外工作者,目前中暑患者恢復良好。
92歲的老人外出步行2小時回家后,未采取開空調等降溫措施,居家環境較悶熱、潮濕,老人出現高熱癥狀后來院急診被確診為中暑。而60多歲的戶外工作者王先生,戶外勞作后出現乏力、頭暈、惡心等癥狀,經確診為熱痙攣。
“這兩例中暑患者都很典型,戶外工作者、高齡老人可以說是夏季中暑高發人群。”復旦大學附屬金山醫院急危重病中心副主任、主任醫師張峰提醒,“熱浪來襲,市民一定要注意防暑降溫,一旦出現頭暈、口渴、出汗多等中暑先兆時,要及時補充水分,若休息后仍不見好轉,一定要盡快就醫,避免延誤。”
近年來,上海市氣象局聯合衛生部門和高校共同開展了多項研究和科普服務。多項研究顯示,高溫熱浪正在侵害人體健康。而上海市氣象與健康重點實驗室的一項研究表明,根據過去的市民中暑情況,上海地區存在兩類容易被忽視的中暑高風險天氣:一是“出梅”后首個持續3天及以上的高溫天氣,這可能與社會、家庭預防措施不充分以及身體機能尚未適應有關;二是白天夜晚氣溫均較高的天氣,統計發現在日最高氣溫≥35℃和日最低氣溫≥27℃的天氣下,中暑風險遠遠高于只有白天出現高溫的情況。
健康氣象專家提醒,市民要關注高溫預警情況,減少外出和戶外工作時長,及時補充水分和鹽分。尤其是戶外活動要選擇合適的時段,避免在上午10時到下午4時紫外線最為強烈的時段運動,容易導致中暑。室內也要及時開啟空調,注意室內外溫差,空調溫度不要過低,尤其是低齡兒童、年邁老人入戶和出戶最好不要有個適應過程,避免“一冷一熱”引發身體不適。此外,不要長時間在車輛等狹小密閉空間休息,尤其注意大人離開時不要將孩子留在車內。
新民晚報(記者 馬丹),綜合@上海市天氣、解放日報、網友評論
編輯:施雨
編審:戴慧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