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李在明當韓國總統剛滿一個月,支持率躥到60%,這數字讓很多人都看傻了眼。
哪想到,連美國的智庫專家都開始夸他"務實",韓國政治圈的風向好像真的變了個樣。
這家伙到底用了啥招?韓國接下來會變成什么樣?
作者-鹽
這一個月,真的不一樣
60%!這個數字一出來,韓國政界都炸了。要知道,韓國總統上任一個月能有這個支持率,那可是十年來頭一回。
回頭看看歷任總統同期表現,文在寅當年也才57%,樸槿惠52%,至于尹錫悅?哎,只有可憐的47%。這對比一擺出來,差距簡直不要太明顯。
更有意思的是,李在明這個數字還在往上躥。韓國《朝鮮日報》的分析師都說,這家伙打破了韓國總統"百日蜜月期"的傳統模式。
什么意思呢?就是說以前韓國總統都是開頭幾個月民調還湊合,然后就開始走下坡路。
可李在明倒好,一上臺就給你來個"開門紅",而且這個紅還越來越亮。
這可不是運氣好。你想啊,韓國這地方,被夾在中美兩個大國中間,朝鮮在北邊虎視眈眈,日本在東邊時不時搞點小動作,經濟還面臨著通脹壓力。在這種四面楚歌的環境下,一個新總統能讓6成民眾說"行",這得需要多大的本事?
連韓國延世大學的政治學教授都承認,李在明展現出了"超越年齡的政治成熟度"。61歲的年紀,卻有著看透政治迷霧的老練眼光。這種評價,在韓國學術界可不常見。
而且你看那些中立選民的態度變化,更能說明問題。
這些人平時最挑剔,既不是鐵桿支持者,也不是死對頭,他們的看法往往最能反映真實情況。李在明上臺這一個月,中立選民的支持率從38%漲到了52%,這個增幅在韓國政治史上都算罕見。
外交這事兒,他挺有一套
說到外交,李在明這手平衡術玩得真溜。就拿上個月的北約峰會來說,換作尹錫悅,那肯定是屁顛屁顛跑去刷存在感,生怕美國爸爸不高興。
可李在明呢?人家輕描淡寫地說了句"本人無法出席",派了個安保室官員去應付一下就完事了。這態度,簡直把"務實"二字寫在了臉上。
更絕的是,就在拒絕北約峰會的同時,李在明派了個韓國議員團隊跑到中國去考察人工智能。這一邊一邊的對比,你說他的小九九有多明顯?
美國那邊搞軍事集團,咱不跟你玩;中國這邊搞科技創新,咱來學學經驗。這種選擇,確實透露出李在明不一樣的戰略眼光。
在臺海問題上,李在明的表態更是讓人印象深刻。當有人問他,如果中國武力統一臺灣,韓國會不會出兵時,這家伙竟然說:"除非是外星人入侵地球,否則我不會考慮這個問題。"
你說這話聽起來有點搞笑,但細琢磨琢磨,人家表達的意思再清楚不過了:臺海問題跟韓國沒關系,咱不摻和。這種明確表態,在美國盟友中可不多見。
就連對朝鮮的態度,李在明也展現出了不同于前任的溫和路線。6月13日他在施政演說中明確提到,"朝鮮半島和平穩定是最重要的"。這話要是讓尹錫悅來說,估計得憋死他。
美國布魯金斯學會的專家評價說,李在明是個"務實的平衡者"。這個評價可了不得,要知道布魯金斯學會在華盛頓的影響力,那可是響當當的。
對內也不含糊
外交玩得轉,內政這塊兒他也是一把好手。李在明上臺后的第一個大動作,就是搞經濟促民生。
這家伙看得明白,韓國現在最大的問題不是什么意識形態斗爭,而是老百姓的錢袋子。通脹壓力、就業困難、房價高企,這些才是真正讓民眾頭疼的事兒。
所以李在明在國會演講時說得特別直白:"韓國政府接下來的目標就是,搞經濟促民生。"沒有那些花里胡哨的大道理,就是實打實地解決問題。
他還專門拿美國濫施關稅的事兒當例子,說韓國經濟在這次的關稅戰中受到了影響。這種直面問題的態度,比那些只會喊口號的政客強多了。
更狠的是,李在明對前任尹錫悅的處理,那叫一個不留情面。他在競選時就放過狠話:"擺在尹錫悅面前的只有兩條路,一個是死刑,另一個就是終身監禁。"
這可不是隨便說說的。李在明上臺后立馬開啟了對尹錫悅和他老婆金建希的審判。拒絕了對方不公開審理的要求,明擺著要公審這兩口子。
這種"新官上任三把火"的做法,在韓國政治中雖然不算新鮮,但李在明處理的手法確實老練。既滿足了民眾對前政府清算的期待,又展現了新政府法治為先的態度。
韓國民眾看在眼里,心里那個舒坦啊。畢竟尹錫悅這幾年把韓國搞得烏煙瘴氣,物價飛漲,外交關系一團糟,老百姓早就憋了一肚子火。現在看到李在明動真格的,怎么能不支持?
連老外都說行
真沒想到,連美國專家都開始夸李在明了。中國社科院朝鮮半島研究的專家更是直接說,李在明"在復雜局勢中展現老練手腕"。
這種國際認可可不是隨便來的。你想啊,美國智庫專家天天研究全世界的政治人物,什么樣的領導人沒見過?他們能說李在明"務實",那說明這家伙確實有兩把刷子。
更有說服力的是數據對比。李在明這一個月的表現,不僅在韓國國內獲得認可,國際社會的反應也相當正面。韓元匯率穩定,股市沒有大幅波動,外國投資者的信心指數還有所上升。
這些都是硬指標,做不了假。
回過頭看尹錫悅當年上臺時的情況,那簡直是天壤之別。尹錫悅一上臺就忙著站隊美國,結果把中韓關系搞得跌到冰點,朝鮮半島局勢緊張,經濟還受到各種制裁的連累。
到最后,連他自己黨內的人都受不了,國民力量黨現在基本上都跟尹錫悅割席斷交了。這種政治孤立的下場,確實夠慘的。
相比之下,李在明這種"不選邊站隊"的外交思路,反而讓韓國在國際社會中找到了更舒服的位置。既不得罪美國,也不刺激中國,朝鮮那邊也愿意緩和關系,這種平衡外交的效果,確實讓人刮目相看。
韓國《東亞日報》的社論說得好:"李在明用一個月時間證明,韓國總統不一定要在大國博弈中選邊站隊,智慧的平衡才是最好的選擇。"
當然,挑戰也是客觀存在的。接下來李在明還要面對組閣完成后的政策落實問題,美國可能的施壓,以及如何在中美之間繼續保持平衡。
但從目前的表現來看,這個61歲的政治老手,確實展現出了不一般的政治智慧。
結語
政治這玩意兒,說白了就是平衡的藝術。李在明現在看起來挺穩,但真正的考驗還在后頭呢。畢竟韓國這個位置,左右都是大國,稍微處理不當就容易翻車。
不過從這一個月的表現來看,這家伙確實有那么點"老練"的意思。與其說他運氣好,不如說他對政治節奏的把控確實有一套。政治領導力不在于迎合所有人,而在于在復雜局勢中找到最優解。
你覺得他能把這個勢頭保持到年底嗎?
信息來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