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紅星新聞報道,隨著泡泡瑪特旗下產品拉布布的火爆,二手平臺上多款拉布布手辦、盲盒出現不同程度溢價。然而,近期卻有部分網友在社交平臺反映,自己網購的拉布布盲盒及周邊產品,在收貨時出現膠帶被撕開、快遞箱被損壞等問題。有網友懷疑,快遞盒在收件前已被他人拆開,相關產品或已被偷換。
前不久,羅女士網購了一套6只裝的拉布布系列盲盒,通過中通快遞送達后,羅女士卻發現快遞盒內只剩光禿禿的6個“裸娃”,配套的盲盒外包裝、包裝袋、小卡均無。羅女士向記者透露,自己在事發后報警,其間也反復與中通快遞、泡泡瑪特協商。
就此,中通快遞方面回應稱:已向羅女士給予200元賠償,并補發同系列產品。中通方面在回應中還提到,關注到了其他網友的類似投訴,并已對潮玩類產品投訴成立項目專班。
當消費者在網上購買商品,收到貨時發現買到包裝損壞或丟失的商品時,應該如何維權?對此,瀟湘晨報記者咨詢了知名律師河南澤槿律師事務所主任付建。
付建認為,根據《快遞暫行條例》第二十七條 快件延誤、丟失、損毀或者內件短少的,對保價的快件,應當按照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與寄件人約定的保價規則確定賠償責任;對未保價的快件,依照民事法律的有關規定確定賠償責任。根據《民法典》第八百三十二條規定,承運人對運輸過程中貨物的毀損、滅失承擔賠償責任。但是,承運人證明貨物的毀損、滅失是因不可抗力、貨物本身的自然性質或者合理損耗以及托運人、收貨人的過錯造成的,不承擔賠償責任。在快遞運輸過程中,因快遞公司的原因導致商品包裝損壞或丟失,在排除法定免責事由的情況下,快遞公司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付建提醒,通過互聯網等信息網絡訂立的電子合同的標的為交付商品并采用快遞物流方式交付的,收貨人的簽收時間為交付時間。在商品交付前,若出現包裝損壞或丟失等問題,一般情況下風險由出賣人承擔。如果收貨人尚未簽收的,可先嘗試與賣家或快遞公司直接溝通,向其說明商品包裝損壞或丟失的情況,提供訂單信息、商品照片等證據,要求賣家重新發貨、補發包裝或給予相應賠償,或者要求快遞公司承擔賠償責任。若通過其他途徑無法解決糾紛,消費者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瀟湘晨報記者武華康 朱天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