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報道,當地時間6月30日,美國特朗普政府告知哈佛大學,調查發現哈佛大學在對待猶太學生和以色列學生方面違反了聯邦民權法。特朗普政府威脅哈佛大學“將失去所有聯邦財政資源”。
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民權辦公室對哈佛大學發出一份“違法通知”,稱哈佛大學違反了美國民權法案第六條,對校園中反猶主義和反以色列的歧視行為“故意采取無動于衷的態度”。
由多個美國聯邦機構組成的打擊反猶主義聯合工作組在通知中稱,工作組已完成對哈佛大學涉嫌縱容“反猶主義”行為的調查,認為該校嚴重違反了民權法。信中警告稱,如果哈佛大學未能做出“充分的改變”,“將導致哈佛大學失去所有聯邦財政資源,并繼續影響哈佛大學與聯邦政府的關系。”
據哈佛大學校園媒體消息,在收到該通知數小時后,哈佛大學向法庭提交了一份備忘錄,稱特朗普政府在提出該指控之前未能進行徹底的調查。
哈佛大學律師稱,“行政記錄沒有記錄政府對哈佛校園中的反猶太主義(活動)進行任何有意義的調查”。
此外,哈佛大學還表示,政府發出的違法通知并未采取必要步驟,并主張聯邦政府若想借相關指控削減哈佛獲得的資金必須遵循《民權法案》第6章的程序,包括聽證會、兩次正式通知、30天的暫停以及確定無法達成自愿協議。
哈佛大學發言人紐頓 (Jason Newton) 30日發布聲明表示,學校已經采取實質性的措施來解決校內的反猶主義。“哈佛大學對這個問題絕非漠不關心,并且強烈反對政府的調查結果。”牛頓在聲明中稱。
最新指控或將導致怎樣的后果?
發放正式的違反民權法通知后,通常司法部會選擇對學校提起訴訟或與學校達成自愿和解協議。 綜合過往案例來看,對大學的民權調查通常以達成自愿和解協議告終。
今年5月,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民權辦公室向哥倫比亞大學發出了類似的通知,稱政府調查發現該校違反了民權法,自2023年10月至今期間未能保護猶太學生免受騷擾。哥倫比亞大學目前還在就其聯邦資金與校內反猶主義整改等事宜與特朗普政府進行談判。
也有分析人士表示此舉可能會加速特朗普政府與哈佛大學的談判進程。
當地時間6月20日,特朗普發文稱他的政府即將與哈佛大學達成一項“歷史性”協議,并稱贊該校“在談判中表現得非常得體,而且似乎致力于做正確的事情。” 據報道,6月23日,哈佛大學校長哈伯在與該校捐贈者的會議上證實雙方的談判已經恢復。
哈伯表示,雙方的共同關注領域包括“觀點多樣性”和打擊反猶太主義。但他拒絕透露校方預計如何與政府達成和解,以及達成和解的可能性。
多個學院宣布裁員
目前來看,哈佛大學面臨三重財務威脅,分別是22億美元的聯邦撥款凍結,國際學生流失所帶來的資金虧空以及523億美元巨額捐贈基金的稅率上調。
哈佛大學已分別就暫停部分聯邦資金和禁止該校招收國際學生對聯邦政府提起兩起訴訟。聯邦法官暫時叫停聯邦政府對哈佛國際生入境的限制,直到訴訟審理完畢。該校涉及聯邦資金的訴訟將于7月21日舉行首次聽證會。
捐贈基金的稅率調整也給哈佛大學帶來壓力。今年5月,美國國會眾議院通過的“大而美”法案中涉及對高校捐贈基金投資收益采用分級征稅體系,哈佛大學將適用于21%的最高稅率。雖然參議院財政委員會6月在修訂法案中將稅率降至8%,但這仍將是目前1.4%的6倍,并可能導致哈佛大學明年損失2億美元。
在巨大的財務壓力下,各學院先后宣布了裁員和削減成本的計劃。
4月下旬,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宣布裁員 ,縮減校園規模,并削減院系層面的預算。該學院59%的運營預算來自政府和私人資助,因此受特朗普政府中斷聯邦資金和合同的影響最大。
當地時間6月25日,哈佛大學肯尼迪學院院長韋恩斯坦(Jeremy Weinstein)致信教職員工稱學院將進行裁員和重組以應對特朗普政府造成的“重大財務挑戰”。韋恩斯坦還同時強調了國際學生流失的威脅。該學院是哈佛大學國際學生比例最高的學院。
其他的院系也開始進行裁員準備。哈佛大學文理學院近日宣布成立工作組,根據經費削減的情況,考慮潛在的人員重組和裁員,并表示將在2026財年保持支出平穩,并暫停“非必要的資本項目和支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