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繼續說一說玉米的事情。
玉米市場的事件真是層出不窮,第一件大事就是,玉米果然跌了。
為什么說是果然呢?
因為我們前幾天剛分析過,雨過天晴,玉米上量必然要增長,所以玉米必然要回調。
這一點也不意外。
還有就是進口玉米開始拍賣了,靴子落地,也是利空的信號。
其實玉米下跌倒不是因為拍賣,因為還沒等拍呢,玉米就已經跌了。
確切地說,昨天下午,就已經有企業出現了下調報價的現象,而今天玉米才開拍,所以說兩者關系不大。
本來我們之前預計玉米還能挺到周三呢,結果沒想到周一下午就挺不住了。可見,深加工也是急性子。
不過這不重要,反正早晚也得跌。
但是我們之前也分析過,玉米跌歸跌,下跌的空間并不大,或者說想大跌也根本跌不動,所以意思一下得了。
而且隨著3個信號的釋放,玉米不僅大跌不動,上漲的潛力還在增長。
第一,小麥替代躍躍欲試。
小麥替代,表面看是對玉米的利空,因為飼料企業轉而采購小麥,對玉米的需求就少了嘛。
但是其實呢,也是一種支撐。
因為小麥要替代玉米,就需要玉米給小麥讓路。
怎么讓?
縮小與小麥的價差,或者是與小麥價格倒掛。
飼料企業也不是冤大頭,你說替代就替代嗎?
人家也要算賬的。而且要確認小麥在一段時間里持續優于玉米,才會放心開收。不然誰沒事來來回回地修改配方?
華北山東的玉米漲得最猛,與小麥先是持平,后來倒掛,所以華北黃淮也是小麥替代最活躍的地區。
西南地區就差一些,替代正在緩慢增加,而華南就要更差一些。
所以,部分飼料企業還處于謹慎觀望狀態,這時候如果玉米跌得多了,那飼料企業肯定會馬上收手,想邁步的馬上不邁了,邁出去的馬上就要收回來。
第二,玉米上量增加,意味著有人賣糧。
畢竟玉米越漲越高,肯定會有人高位變現,這也是聰明的做法。
但這也同樣意味著后續的玉米余糧會越來越少,雖然說小麥替代會擠占一部分需求,但擠的只是飼料需求,深加工只能依賴玉米。
而現在距離新玉米大規模收獲還有3個月呢,拿什么支撐呢?
只能提價促糧。
第三,進口玉米拍賣,火爆溢價成交。
進口玉米今日開拍,搶購熱情可以說很高,大部分都出現了溢價成交,且溢價幅度在100元/噸左右,最高溢價達到140元/噸,最高成交價也達到了2455元/噸。
這說明啥?
說明市場積極性很高,也進一步說明,正如我們之前所說,拍賣并不一定就是利空,而且政策更不會去打壓玉米。
上半年那么大力增儲,難道就是為了下半年的打壓嗎?
從另一個方面說,玉米作為我國頭號糧食作物,可以說更是整個糧食市場的風向標,玉米的價格波動不僅會影響小麥,也會影響大豆、豆粕等。
大家也關注到了,政策面對糧食的態度是穩定,但其實還有一層很多人沒關注到,那就是引導需求回歸國內,這也是進口玉米為啥大幅下降的原因之一。
從這一點來說,玉米跌不動,也不能跌。
本文完,歡迎關注并點贊,給個支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