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人民網報道,近日,中國—孟加拉國—巴基斯坦三方副外長/外秘級會晤在云南昆明舉行。此次會議標志著三國正式啟動機制化三邊合作。會議確立以“睦鄰友好、平等互信、開放包容、共謀發展、合作共贏”為核心原則,明確聚焦經濟發展與民生改善,在產業、貿易、海洋、水資源、氣候變化、農業、人力資源、智庫、衛生、教育、文化、青年等領域探討實施合作項目,并成立工作組落實此次三方會晤達成的共識。這一機制創新打破了南亞傳統的雙邊和多邊合作局限。
中國—孟加拉國—巴基斯坦“三邊合作”(資料圖)
而中孟巴選擇在此時開啟和建立三邊合作機制,其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幾點:第一,印巴沖突暴露出印度的真實實力,讓南亞各國看清當下局勢。此前印度一直在南亞玩弄著“霸權主義”,南亞各國被印度欺壓至深,而5月初的印巴沖突讓印度瞬間原形畢露,也讓巴基斯坦的國際地位大幅提升。第二,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對中國的戰略意義極大。巴基斯坦是中巴經濟走廊的最關鍵的一段,從中東運往中國的石油、天然氣等資源可以從巴基斯坦直接輸往中國新疆省,這極大的減少了資源的運輸成本。
雖然我們強調,這一合作并不針對任何第三方,但不用想也知道,印度一定會氣的跳腳。因為這兩個國家,一個是印度的死對頭,一個是不敢反抗的“小弟”,結果現在都選擇跟著中國混,這當然不能接受了。跟孟加拉國之間的合作,我們已經籌備了很久,但總是會出現各種阻礙,印度“出了不少力”。這也就導致孟加拉國的發展跟不上趟,而他們越是發展的慢,就越會受印度的掣肘,然后陷入一個死循環。現在我們就是在帶他們打破這個魔咒,發展才是硬道理,必須讓自己強大起來。
莫迪(資料圖)
在這種情況下,印度外交部長蘇杰生在接受印度國家電視臺(DD India)采訪時向鄰國施壓。他聲稱,印度不能總是期望與鄰國的關系“一帆風順”,印度的每個鄰國“必須明白”,與印度合作能帶來好處,否則將付出代價。蘇杰生稱,印度政府致力于與鄰國構建“共同利益”,即便政權更迭,雙邊關系也能保持穩定。他說:“歸根結底,每個鄰國都必須明白,與印度合作將帶來益處,而不與印度合作是有代價的。”
蘇杰生還提到,印度要在大國之間左右逢源,在“多極世界”中占據“最佳位置”。這話聽著高大上,實則暴露了印度的“墻頭草”心態:今天對美國獻媚,明天跟俄羅斯套近乎,后天再和中國談合作。網上有評論一針見血:這種無原則、無底線的“機會主義”,讓印度在國際舞臺上更像個“投機客”,而不是一個有擔當的大國。畢竟,真正的國際尊重不是靠放狠話,而是靠實力和信譽。
不過,印度這么做大概率是說給國內民眾聽的。畢竟印度國內的民眾對莫迪的態度呈現顯著的分化狀態,一部分印度民眾是十分支持莫迪的。但另一部分,卻因為這段時間莫迪的政治作風以及外交政策,對其抱有反對情緒。印度此時這么做,不僅可以給國內民眾渲染出一幅印度無比強大的假象,從而引導國內的輿論走向,讓印度民眾看到莫迪政府的“強大實力”。還能幫助莫迪穩住自己在國內的政權,壓制住其他蠢蠢欲動的反對派。
印度外長(資料圖)
現如今,無論是上合組織還是金磚國家,印度的地位越來越邊緣化。在中美博弈中,印度試圖左右逢源,結果卻兩頭不討好。前一段時間,網上還有許多聲音想讓印度退出金磚五國,而印度自己也多次威脅要退出金磚。印度對中國的態度,始終充滿了矛盾。它既需要中國的市場、投資和技術,又無法擺脫對中國的競爭心態。莫迪政府近年來推動“自力更生”計劃,試圖減少對華依賴,但現實是,印度在制造業、基建、科技等領域仍遠遠落后于中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