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足球》報披露了國足東亞杯大名單。相較世預賽陣容,本次名單僅新增 4 名新人 —— 門將薛慶浩、于金永,以及中場球員廖錦濤、蒯紀聞,這也是四人首次入選成年國家隊。
值得注意的是,青島隊門將李昊本賽季聯賽發揮亮眼卻遺憾落選,推測可能受限于報名名額或戰術體系需要,但這位U23門將仍是國家隊未來重點考察對象。
本次名單中,老將徐新、巴頓、高天意回歸陣容。徐新和高天意都是中場球員,巴頓能踢多個位置。
年輕球員里,王鈺棟、劉誠宇已經是國家隊常客,汪士欽、陶強龍此前已多次入選國家隊。
名單中2000年以后出生的球員共12人,搭配14名老將,形成新老結合的陣容。足協表示,東亞杯并非單純考察新人,而是新周期建設的起點,這一表態較為務實。
蒯紀聞為2006年出生的小將,年僅17歲,但突破能力被很多人看好。
廖錦濤在大連隊踢后腰,表現不錯,國家隊意在考察其能否承擔中場重任。不過年輕球員多,老將也不少,像徐新31歲了,巴頓30歲,兩人回歸主要協助中場穩定攻防節奏。名單里95年之前出生的球員雖年齡偏大,但關鍵位置仍需繼續留用,畢竟2027年亞洲杯還要靠他們。
足協計劃未來兩年逐步年輕化,2025年下半年到2027年上半年這段時間,踢得好的年輕人能繼續入選。但名單不會大變,因久爾杰維奇不再擔任國足主教練,新教練會調整,不過應該還是以這次名單為基礎。李昊落選稍顯遺憾,若其能在聯賽坐穩主力位置,或許早已入選。
現在的問題是,這些新人能不能在東亞杯上證明自己。蒯紀聞年齡尚小,首次參加國家隊賽事是否會出現緊張狀態?廖錦濤雖聯賽表現出色,但國家隊的競技壓力與聯賽截然不同。
老將回歸可通過賽場經驗指導新人快速適應,但年齡擺在那里,不可能一直踢下去。足協說東亞杯是新周期起點,但具體如何推進年輕化進程,仍需通過未來兩年的聯賽與國家隊賽事檢驗。
名單中2003年以后出生的小將數量較少,未來得靠他們。不過現在聯賽里年輕球員機會不多,如蒯紀聞這類可勝任多個位置的球員,需抓緊提升競技水平。
若足協真心推進年輕化,需推動聯賽為年輕球員提供更多出場機會,否則即便國家隊名單頻繁調整,也難有充足人才儲備。東亞杯打完,新教練上任,到時候名單可能有調整,但這次選的這批人應該還是核心。
與以往相比,本次名單至少未再以‘考察二隊’為由敷衍賽事,算是認真對待東亞杯了。但能否通過比賽檢驗年輕球員的真實水平,還得看他們能不能抓住機會。老將們還能堅持多久?新教練是否會調整戰術風格?這些問題的答案,可能要等到兩年后的亞洲杯才能知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