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取得革命戰(zhàn)爭勝利后,并不是所有的開國功勛都獲得了軍銜。有的是因為轉到地方,從而錯失軍銜,有的是因為個人因素與軍銜擦肩而過。
那么,今天小編就給大家盤點一下:在新中國成立后,都有哪些開國功勛?與軍銜擦肩而過。
第一位肯定是毛主席,他對革命的貢獻是非常大的,在多次危難時刻,力挽狂瀾,挽救了中國的革命事業(yè)。所以,在新中國成立后的1955年,本來是要給毛主席授予大元帥軍銜,但被他拒絕了。這樣一來,元帥軍銜就成為等級最高的一個。
周總理,還有鄧公,以及少奇。這三位對中國的革命事業(yè)同樣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周總理是南昌起義的核心策劃者,還是這場起義的主要領導人。在紅軍時期,又長期任職總政委,軍事委員會副主席,是屬于軍政一把抓的領導人。
鄧政委參與領導百色起義,創(chuàng)建右江革命根據(jù)地,創(chuàng)建紅七軍,是屬于一位為壯大革命武裝力量作出重要貢獻的開國元勛。與此同時,鄧公還是解放戰(zhàn)爭時期第二野戰(zhàn)軍的政委,是消滅反動派軍事集團的核心政工干部。
少奇同志是一位優(yōu)秀的政工干部,長期在大本營任職,是中央總部的核心決策者,還參與了新四軍的創(chuàng)建,也是一位為壯大革命武裝力量作出重要貢獻的開國元勛。
如果以上這三位,在新中國成立后,是在軍中任職。那么,十大元帥的排名就會發(fā)生變化。
李先念,滕代遠,譚震林,張鼎丞,鄧子恢,陳云等六位開國元勛,都是達到了授予大將軍銜的標準與資格。
李先念在新中國成立后,轉到湖北任職,成為這個地區(qū)的黨軍政一把手。出色的工作能力,讓他在不久后調(diào)到北京任職,擔任財政部部長,主抓國家的經(jīng)濟發(fā)展。
滕代遠是參與平江起義的開國元勛,他在新中國成立后,離開了部隊,投入國家的建設事業(yè),任職鐵道部部長,未授銜。
譚震林,張鼎丞,鄧子恢被譽為是閩西三杰,還是紅四軍的核心創(chuàng)建者,三人都為革命事業(yè)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但是,在新中國成立后,這三位都轉到地方,所以沒參加評銜。
陳云是杰出的政工干部,還是一位優(yōu)秀的經(jīng)濟工作者。他的能力不僅得到了同僚的認可,還得到了毛主席的認可。
何長工,程子華,耿飚,馮白駒,王世泰,王維舟等開國元勛,不管是資歷,還是戰(zhàn)功都達到了授上將軍銜的標準。
何長工是經(jīng)歷秋收起義的人物,還是促進井岡山會師的關鍵人物,更是毛主席早期身邊的得力助手。雖說,在關鍵時刻站錯了隊,但他對革命的貢獻還是很大的。如果在新中國成立后,他沒有轉到地方任職,完全可以授予上將軍銜。
程子華是全軍唯一一位沒有授予軍銜的兵團司令。要知道,在建國以前,程子華已經(jīng)是獨當一面的軍事干部。等到解放戰(zhàn)爭快結束,程子華被安排到山西主持工作,從而錯失軍銜。
耿飚是楊羅耿兵團的參謀長,更是一位優(yōu)秀的軍事干部。他在新中國成立后轉入外交事業(yè),從而錯失軍銜。
馮白駒是瓊崖縱隊的創(chuàng)建者,率領這支部隊在海南堅持了23年的游擊戰(zhàn)爭,被譽為瓊崖縱隊的一面旗幟。如果馮白駒在新中國成立后,沒有轉到地方任職,絕對可以授予上將軍銜。
王世泰與王維舟都是我軍的高級將領,他們之所以與上將軍銜擦肩而過,都是因為離開了部隊。
王世泰是第二兵團的政委,還是解放軍第四軍的首任軍長,陜甘寧革命地區(qū)的主要創(chuàng)始人。
王維舟是紅四方面軍的高級將領,更是總指揮徐向前麾下的主力軍長之一,是屬于標準的軍事干部,如果他沒有離開部隊,上將軍銜妥妥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