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球首個真正意義上爆紅的虛擬歌姬,初音未來的江湖地位有目共睹。
不僅是粉絲心目中的“世界第一公主殿下”,也是很多藝術家的創作靈感繆斯,網上隨手一撈,就有大把的初音妹子同人二創~
長期混跡X的3D藝術家Kio,就是初音未來的狂熱粉絲,日常熱衷于參加各種初音未來相關的趣味活動,最喜歡打造偏動漫風格的初音未來,個人賬號宛如一個初音未來相關作品展臺。
幾個月前,Kio在自己的X平臺上展示了一張炫酷動漫風格的初音未來3D渲染圖。從正面看一切正常,如果非要評價一下的話,小編腦子里第一個閃現的詞就是“萌萌噠”。
顯然,Kio本人也知道我們對著這張渲染圖看不出什么玄機,于是貼心的附上了動態的旋轉展示,讓我們領略了一下他的強制透視技法( forced perspective ),深刻認識到了什么才是真正的“簡約而不簡單”,普通的背后那是一點都不普通。
對此,作者表示:雖然看起來可能不明顯,但這個渲染圖其實用了超多強制透視!不信給你們看其他角度。
乍看之下平平無奇,
但你只要換個視角,就會發現軟萌的初音未來居然還有“兩幅面孔”?!看看這扭曲變形的大長腿!當然,這絕對不是BUG,而是作者有意為之。
雖然就算是不使用“強制透視”,用常規方式來建模和渲染也可以做出類似的效果,但獨特的視覺風格和氛圍就會大大削弱。更不要說使用“強制透視”建模時,還會有意無意讓邊緣出現輕微形變,打造出魚眼效果,而這正是“強制透視”作品的魅力所在。
由于呼聲太高, ,Kio 干脆把自己的創作過程給搬了上來,看完之后感覺自己短時間內無法正視初音未來。
想來是怕橡皮人版的初音未來容易讓粉絲破防,Kio還貼心附文解釋了一下,他表示:一切為了畫面效果,所以對模型、角色和場景都做了“視覺優化”,并非按照真實比例擺放,只要攝像機角度固定,一般都不會穿幫。
會用視覺騙術的藝術家可不是只有Kio一個人,接下來小編還準備了兩個更加“燒腦”的作品,帶大家切實體會一把什么叫“眼見真的不一定為實”!
下面登場的,是一件由3D藝術家兼技術總監Matt Tsylor使用Houdini創建的作品,ins上點贊超過2.5萬。
Matt Tsylor將設計師Max Bill設計的一款腕表的3D模型,幻化成了數學中的經典形態-莫比烏斯環。
乍看之下,只是一個普通的手表渲染畫面,像極了我們生活中??吹降纳虡I廣告。但如果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這段動畫的奇特之處。
作者通過建模,讓手表呈現出了如莫比烏斯環一般,將長帶扭轉180度后首尾相接的特殊曲面結構,直接顛覆了我們認知中的腕表形態,分外吸睛。
今天的第三件“視覺欺騙”作品來自3D藝術家、游戲開發者MarpetakDev,大佬用UE近乎完美還原了經典解謎游戲《Superliminal》的核心玩法-強制透視機制。
《Superliminal》的巧妙機制,允許玩家根據視角改變物體的大小。而 MarpetakDev,借助UE基于節點的游戲腳本系統Blueprints,在短短2周內就成功復刻了這一機制。
整個項目在GTX1080顯卡上運行,啟用Lumen全局光照的情況下幀率約為60-70FPS,關閉Lumen后則可提升至80-90FPS。
當點擊“拿起”一個物體時,程序會在物體的每個頂點位置朝攝像機方向(也就是玩家視角方向)發出一連串射線追蹤。
這些光線會一直延伸,直到撞上某個障礙物為止;程序會分析所有“被阻擋”射線,找到離玩家最近的頂點,并基于此計算縮放比例和距離,從而實現“強制透視”帶來的視覺錯覺效果。
果然,有的時候也不能完全相信我的卡姿蘭大眼。
當然,這都不是特例,讓你欲罷不能的絲滑動畫 背后,常常會有默默受“委屈”的3D模型。還記得那些年為了動畫效果,獨自承受一切的模型么?忘了?沒關系,看這里↓
一度風靡日網的高質量自制動畫《Bite the Bullet》,Youtube播放量超過102萬次。
當用作者視角打開時,又美又颯女主側臉說話時,她可能需要一個歪嘴建模……
而當她低頭時,模型看起來就更加的清奇。?
有沒有小伙伴玩過對戰型格斗游戲《龍珠斗士Z》,
那有沒有小伙伴嘗試過在游戲中關閉動態攝像機功能?當你關掉了這一功能,模型就會暴露它的非自然狀態。
來感受下同款能量,
和同款極限拉扯的模型。
資深3D動畫師、綁定師Aleksey Besedin,在自己的社交媒體上分享的一段有關角色模型掉落箱子時的動畫。
這是觀眾看到的動畫:
而在動畫師眼中看到的真實的角色外觀,它可能是這個樣子的:
為了達到最終的理想效果,動畫師不得不將角色模型扭曲成了一個滑稽可怕的形態(延長四肢以精準地塑造手部動作)。
3D動畫師兼Youtuber SouljenX7展示的《Out Of Context Lythero》開場動畫背后的故事。
我們看到的45度角萌萌噠特寫鏡頭,
動畫師們實際上在背后是這樣操作的。這漂浮在空中的兩顆刺猬頭,萌是萌不了一點了。
搭在肩膀上的右手,配上這個意味深長的表情,壓迫感拉滿。
再看幕后,這要沒有正片我還以為是來了個“掐脖殺”。
來自熱心網友分享,
酷不酷,帥不帥,是不是氣場一米八!那這樣看呢。
早前皮克斯的動畫師Cody Lyon也做過類似的分享-2021年動畫電影《夏日友晴天》的幕后制作截圖。
Cody Lyon通過這些嘴部造型的替代角度,展示了他如何故意對角色模型進行扭曲和“破壞”(如拉伸或壓縮角色的四肢,改變頭部和身體的比例等),以此來創造更加生動和富有表現力的動畫效果。
你我看到的,
動畫師視角下的,
你和我:盧卡吃驚的樣子好可愛,有點萌萌噠!
動畫師:是時候展現真正的技術了,讓你們看看什么才叫“嘴角咧到了耳根”。
數字藝術家PumpKingMTX分享的粉絲同人作品,創作靈感來自《軍團要塞2》的Scout。
就這個角度,這個躍起,哪怕是靜止圖我都能感受到靈活!但……沒有人告訴我這么帥氣的動作需要把模型拉成一根“面條”?。?!
無獨有偶,動畫師們對Scout這個角色鐘愛異常。
這是SFM(一款用于制作動畫的軟件)藝術家Elayna的作品,同一個鏡頭中出現了兩個Scout角色,一個可以在最終鏡頭中被看見,另外一個巧妙的隱藏在了墻內。
為了制造出只有一個Scout角色的錯覺,“藏”起來的這位,模型的手臂和頭部被以一種匪夷所思形式拉伸,以對齊墻外“裝扮好”的Scout身體模型。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高分少女》里女主狠錘男主這一幕,
幕后可能比臺前更“夸張”。
極限“拉扯”大法,包好使的呢。這技術手段,滑稽……但有效。
角色慘一下子,模型慘一陣子,路子雖野,勝在效果絕佳。
超越安全社交距離,主打一個親密無間。
模型:謝謝,并沒有很近。
好帥的視角,一槍擊中我心房!
行~吧,我還有事,先走一步了。
看完不由自主心疼幕后模型一秒。好了,今天的分享到這里就告一段落了,小伙伴們如果也有類似的“爆款”幕后,歡迎評論區跟大家一起分享呀~~
THE
CG
世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