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荔枝退貨量比去年多15%,果農急得直跺腳。
安徽買家拆箱見核褐,沒嘗一口直接退。老陳凌晨三點摘果,冷鏈36小時到安徽。
溫度記錄全正常,果肉白嫩汁水足。買家咬定“核黑就是壞”,任他直播剝果也不信。倉庫統計:真爛的不到5%,多數因外觀退貨。
有人嫌果皮不夠紅,有人寫“不想要了”就退。
退一單倒貼30塊,運費包裝全打水漂。
廣西一畝荔枝年賺2000塊,禁不起這么折騰。
老陳今年處理七回退貨,同行砍樹改種桉樹。老祖宗種了幾百年,褐核明明是熟透標志。廣東網友曬褐核荔枝,果肉甜得直齁嗓子。
平臺出新規:先嘗三顆再退貨,可多數人拆箱就拍圖。有買家放三天核更黑,嘗完直拍大腿“錯怪了”。《消保法》說生鮮慎退,可褐核算不算壞沒標準。
商家急眼“退就拉黑”,買家委屈“花大錢買壞果”。
老陳做褐核分級圖,平臺搞“帶枝發貨”證新鮮。48小時直達冷鏈,成本漲了客訴少點。說到底是信任斷了,買家要“眼見為實”,果農說“自然規律”。
有人提第三方驗貨,可荔枝放半天就變色。有人說學菜市場先嘗后買,快遞咋實現?
大平臺壓價,消費者挑刺,中間果農快被榨干。年輕人回村直播現摘現吃,銷量漲了,可老農不會用手機。
再這么較勁,消費者要七成熟果,放熟的哪有樹上甜?
老祖宗傳的好味道,別斷在誤會里成遺憾。買家多給口試吃機會,果農把說明寫清楚點。未來五天桂南持續35℃,荔枝保鮮更難了。
褐核分級圖能救多少單?
這事兒還得慢慢解。
關注果農不易,別讓好荔枝敗在認知差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