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天內兩次洪峰,榕江縣被洪水兩次"叩門"。6月24日特大洪水剛退,6月28日洪峰又洶涌而來。
"不要留在家中!
全員撤離!
"喊話聲里,全城車輛往高地跑。截至6月28日18時,4萬多群眾被緊急轉移,場面揪心。為啥榕江這么"招水"?
先看雨下得有多猛。
6月22日起,暴雨大暴雨"扎堆"下,局部24小時雨量300毫米。這破了1954年以來的紀錄,雨水像倒盆里,河道根本裝不下。
頭回洪峰流量11360立方米每秒,是平時的75倍還多。四天后第二波洪峰8360立方米每秒,河水還沒退穩又漲。光雨大還不夠,榕江的"長相"也幫了倒忙。
貴州"地無三里平",榕江更絕——都柳江、寨蒿河、平永河三江碰頭。
67條河流總長1303公里,像張密網,雨水順著陡坡"唰"往河里沖。更麻煩的是,都柳江和寨蒿河在城南"對撞",洪水泄不出去,水位直往上躥。
喀斯特地貌地下全是石頭,雨水滲不進土,全往河道擠。"洪水走廊"不是白叫的,雨急山陡,洪水想不扎堆都難。
兩次洪峰隔得太近,堤壩剛被沖松,第二波又來"補刀"。
有商戶說:"頭回搶的貨還沒放穩,第二回又得搬。"救援隊開著挖掘機加固堤壩,一推土就見裂縫,急得直冒汗。
網上有人問:"早該搬縣城吧?
"可這是"村超"發源地,老房子、老根脈,哪能說搬就搬?武警千余人帶著大機器來支援,背老人、抱孩子,泥里水里跑。社會各界物資往災區送,米、面、帳篷,堆成小山。
洪水退了,麻煩才剛開始——商場泡了,足球場淹了,莊稼地成了泥灘。災后重建咋弄?
修房子、通水電、幫農民搶種,件件都得細琢磨。有人愁:"今年秋糧還能收不?"有人憂:"明年再下暴雨咋辦?
"氣候變了,極端天氣越來越多,光靠"老天爺賞臉"可不行。修更結實的堤壩,規劃更合理的泄洪區,提前演練撤離,這些得趕緊弄。
榕江的事不是個例,全國好多地方都得查查:咱們的防洪設施,真能扛住"破紀錄"的雨嗎?
洪水無情,人有溫情。盼著"村超"的綠茵場早曬干,孩子們能回去踢球。也盼著所有救援人員平平安安,別讓家人再揪心。
未來幾天,榕江還得盯著天氣預報,余洪、滑坡風險可不能松勁。
最后說句實在話:防災減災不是"臨時抱佛腳",得像種莊稼一樣,平時多下功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