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好事反倒挨罵,還有天理嗎?
榕江發(fā)大水后,河南一大哥自費準了6000份做燴面的材料,驅(qū)車1500公里趕到災(zāi)區(qū),就為了讓榕江人民吃上一口熱乎飯。
結(jié)果有些“鍵盤俠”,自己什么都沒做,卻對做好事的大哥冷嘲熱諷。
質(zhì)疑他作秀、博眼球就算了,還有更惡劣的事情發(fā)生。這到底是誰的悲哀?
千里救災(zāi)
6月28日,貴州榕江洪災(zāi)情況突然嚴重,防汛部門的預警等級從四級直接跳到了一級,情況已經(jīng)到了最危急的時刻。
河水沖破堤壩,涌進縣城,街道瞬間變成了黃濁的激流,房子像紙糊的一樣被沖垮。
人們只能抱著最重要的東西往高處跑,很多人連鞋都來不及穿。
等到洪水退去后,泥漿覆蓋了一切,家具、衣物、糧食,所有能用的東西都沒了。
很多人只能啃方便面填飽肚子,有的家庭甚至徹底斷了糧。
消息傳開后,全國各地的援助像潮水般涌來。
這就是咱們中國人的脾氣,一方有難,八方支援,誰家有事了,大家都會搭把手。
而在眾多援助者中,有個人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
他叫趙占勝,河南人,今年50來歲,是個在工地開吊車的普通工人,也是個退伍軍人。
他在網(wǎng)上有個外號叫“河南漂流哥”,因為從2003年非典那會兒開始,他就投身公益,哪里有災(zāi)情他就去哪里。
20多年來,他參與的救援數(shù)不勝數(shù),汶川地震、玉樹地震、涿州發(fā)大水,西藏地震……
這次榕江洪水也不例外,趙占勝一得知消息就開始張羅了。
他知道災(zāi)區(qū)最缺的就是熱乎飯,于是馬上準備了6000份燴面的材料。
還帶了100條夏涼被、面粉、羊肉等物資,叫上同伴,立即出發(fā)前往貴州。
從河南到貴州,1588公里的路程,正常開車得15個小時。
但他們一路不停,輪流開車,困了就喝口濃茶提神,第二天早上9點就到了榕江,10點半就在職業(yè)中專學校的安置點架起了大鍋。
站在滾燙的鍋邊,汗水像斷了線的珠子往下掉,他也顧不上擦,只能用毛巾胡亂抹一把。
從開鍋到結(jié)束,整整7個小時,趙占勝送出了2000碗燴面,而他自己卻沒來得及吃午飯。
然而,這樣樸實的舉動,卻在網(wǎng)上給趙占勝招來了許多罵聲。
網(wǎng)絡(luò)爭議
有人說他是在作秀,為了漲粉絲才去的。
“天天拍視頻發(fā)抖音,不就是想紅嗎?”這樣的評論看得人火冒三丈。
更離譜的是,有人造謠說他一碗面賣100塊錢。天地良心,人家分文不取,全是免費的!
除了這些,挑刺的人還有更多可以下手的地方。
有人說他不戴口罩不衛(wèi)生,擔心口水濺到鍋里 ;有人說碗里都是湯,面給得太少;還有人質(zhì)疑這是預制的面胚,不是現(xiàn)做的。
最讓人惡心的,還是那些惡意詆毀的評論,竟然有人說,河南燴面,看著就像豬食,沒胃口。
讀到這些評論,真讓人心寒。一個大老遠跑來幫忙的人,自掏腰包,頂著高溫給災(zāi)民做飯,換來的卻是這樣的惡言惡語。
這些躲在屏幕后面的鍵盤俠,他們捐了什么?除了動動手指敲鍵盤,他們?yōu)闉?zāi)區(qū)貢獻了什么?
對于他們的言論,事實是最好的回擊,趙占勝全程直播,沒有剪輯,沒有作假。
有人專門跑到現(xiàn)場去看,親眼見證了他的付出。
志愿者們說,趙大哥忙得連飯都顧不上吃,渴了就喝口水對付。
災(zāi)民們的反饋更是真實:“家里斷糧三天了,這碗面能吃飽,太感謝了!”
排隊領(lǐng)面的人絡(luò)繹不絕,大家吃得滿頭大汗,紛紛豎起大拇指。
央視新聞也轉(zhuǎn)發(fā)點贊,官方媒體的評價很暖心:“這碗面的配方是熱騰騰的愛。”
讓人感動的是,趙占勝根本沒把網(wǎng)上的攻擊放在心上。
“只要有人餓,鍋就不熄火。”這是趙占勝對大家的承諾。
他說到做到,24小時不斷供,誰來都有飯吃。
而且他不僅給災(zāi)民做飯,還跑到榕江后勤部,給那些奔赴一線的救援人員做飯。
一大鍋燴面,最后連湯都被喝得干干凈凈。
離開貴州
一碗燴面能有多少溫度?不只是38度高溫下的汗水,不只是1500公里路途的奔波,而是一個普通人對陌生人最樸素的善意。
這個溫度,任何惡意的言語都無法冷卻。
寫到這里,不禁想起了一句話:若善良需要完美無瑕才配被認可,那世界終將失去善良。
畢竟洪水終會退去,家園可以重建,但人與人之間的溫情,卻是這個世界上最寶貴的東西。
今天我們對好人的苛責,可能就是明天別人拒絕伸出援手的理由。
所以,下次當我們看到有人做好事時,哪怕不能親自參與,至少可以說一聲“謝謝”。
這是一個社會最基本的良知,也是對善良最好的保護。
而趙占勝呢,目前,榕江的災(zāi)情已經(jīng)穩(wěn)定,他也收拾好了東西離開了榕江。
但他沒有回家休息,而是馬不停蹄地趕往河南西峽。
那里剛發(fā)生暴雨災(zāi)害,已經(jīng)有5個人不幸遇難,搜救工作正在緊張進行。
這就是趙占勝,一個普通的退伍老兵,一個在工地開吊車的工人,一個堅持了20多年公益的普通人。
他不需要掌聲,不需要贊美,只是覺得“應(yīng)該的”。
結(jié)語
趙占勝還在路上,哪里有需要,他就會出現(xiàn)在哪里。而我們每個人,都可以選擇成為那個傳遞溫暖的人,哪怕只是一碗面、一句話、一個微笑。因為善意,永遠值得被善待。
參考:
央視新聞-2025-06-29——《河南大哥奔赴榕江災(zāi)區(qū),為受災(zāi)群眾和志愿者制作河南燴面!網(wǎng)友:這碗面的配方是熱騰騰的愛!》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