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明的秩序里,每個人一開始是感覺被奴役,后來是習慣這種奴役,再后來是捍衛這種奴役,最后變成了奴役本身。
前段時間,9歲伊朗女孩和一個比她大40多歲的男人圓房的事驚呆了很多人。
這種事情在伊朗并不稀奇,人家是明媒正娶,3年前,6歲的新娘就和近50歲的大叔結婚,但那時實在太小,如果生理允許,估計當時就圓房了。雖然伊朗法律規定,到了13歲才可以結婚,但只要女方父母不反對,多少歲結婚都可以。拖了3年,按照他們的理解,9歲就是大姑娘了,生理上可以,于是就有了夫妻之實。比禁酒令還合法合規。
在另一邊,伊朗的中產,知識分子,有點見識的婦女,主張女性權利,丟掉面紗和頭巾,前兩年鬧得很大。有個女人頭巾沒戴好,被道德警察打死了。舉國抗議,上街被抓也抗議,女詩人寫詩抗議被鞭刑,連世界杯的球員都不唱國歌。你以為伊朗快翻天了。但其實穩得很,那里的文明土壤堅硬到滴水不漏。
反諷的是幾十年前,巴列維王朝創始人,老巴列維那會兒,他看重的是伊朗受現代教育最多、最開化的一部分人,他這個皇帝是拿破侖式的,炮口指向守舊。
都說世俗化好,女性穿衣自由好,但是老巴列維當年的實踐,女性就是自己非要裹起來,好言勸說,沒幾個人聽。這也不難理解,習慣了。1911年漢人剪辮子還有很多哭號的跟殺豬一樣呢。老巴列維的辦法很簡單粗暴,派陸軍士兵上街,看到裹成粽子的女人,上去當場扒光了,讓她們哭著跑回家。移風易俗,是這么做到的,一代人之內就見效了,城里沒人裹了。
人性就是這樣,習慣帶來舒適區,舒適區產生安全感。哪怕是鎖鏈,戴久了就習慣了,你讓他脫下來反而面臨未知的恐懼。
除了城市,巴列維父子對待伊朗農村也搞現代化,由官方定價,地主擁有超過規定面積的耕地,一律收購,真給錢的那種收購,不訴苦不批·斗。然后把這些耕地按照收購價七折,賣給原來耕種土地的佃農,分25年還清,年息2%。
小巴列維親政以后,又大搞三下鄉運動。下鄉掃盲,下鄉行醫,下鄉修路通水電。凡是有中學文化的人,被軍隊征召入伍,可以不去,用下鄉當老師替代服兵役。凡是城里的醫學生,必須去農村服務一段時間,才能拿到醫師執照。
小巴列維賣石油的錢,拿去給農村通電,打井,修路架橋。石油美元沒有拿去海外養真主黨哈馬斯胡塞。
這在我們看來,大好人啊!但在伊斯蘭敘事里,屬于墮落,丟掉了理想信念。
所以巴列維是壞人,是反派。
巴列維王朝的基本盤,就是伊朗百年洋務運動,伊朗現代人。也就是所謂的自由派。他們或許反對巴列維國王本人,或許反對巴列維王朝的白色恐怖,但他們并不反對巴列維王朝的洋務自強,他們只是認為巴列維還不夠洋務,還不夠自強。即便如此這些人,仍然是巴列維王朝的基本盤。
巴列維王朝時,伊朗經濟以10%以上速度增長。急速現代化的副作用就是貧富差距急劇擴大。我們這代人都親身經歷過的。
經濟增長的另一面是風俗的改變。城里姑娘都露頭露臉,lv愛馬仕。伊朗農村女性一看,城里人咋都這樣,好看,舒服,她們也往城里跑。到了巴列維時代后期,伊朗農村光棍已經是個嚴重問題。經濟發展伴隨的城市化,讓城里環境寬松,生活好。不僅穿衣自由,還女性能讀書能工作,城里男人清爽帥氣,還是嫁給城里人好。大批伊朗農村女性進城,再也不回村了。留在村里的男人娶不上媳婦,怨恨世道。
這些人,是霍梅尼的基本盤。
霍梅尼上臺,又用棍子恢復了以前的穿衣,和當年用棍子強迫婦女脫衣一樣。
類似的困境,每個社會在現代化過程中都會經歷,后發國家里,樸正熙、皮諾切特,沖過去了。小巴列維沒沖過去。
樸正熙的韓國、皮諾切特的智利,他們的天然正義就是搞好人們的生活。用棍子鐵血強制,能搞好,哪怕本人后來被清算,但人們得到甜頭就不容易走回頭路。但小巴列維的伊朗則是完全不同的土壤,搞好生活不算什么,在地上去奮斗安拉的世界才是天然正義。如果忘了這個天然正義,生活搞得再好也是墮落。圣斗士,神棍在每個純正穆斯林國家里,是蚊子的吸血管,無法擺脫的危險器官。當圣斗士,神棍遇到農村里的光棍,城市里的失敗者,無產者,那么天然正義就如同干柴遇到烈火。
小巴列維束手無策。他知道光明在哪里,道路在哪里,但他的基本盤無法勝過文明的宿命。
霍梅尼推翻巴列維后,幾個月就把這些當初反對巴列維的左派捕殺殆盡。跳嗎?腦袋沒了,就安靜了。他的主義天然正義。
霍梅尼是理想主義者,他要按照理想的,經上的,教義治國。男人們被鎮壓以后,可以按照教義鎮壓家里的女人。女人不能亂跑,農村的嫁給農村的,城里的交給城里的。只要父母同意,9歲就可以圓房。這樣他的基本盤,那些光棍們就開心了,衷心擁護。
女人是犧牲品嗎?未必!或者怎么定義犧牲品?
比如,在傳統中國,最捍衛夫為妻綱,三綱五常的往往是女人。最見不得風流蕩婦的,也是女人。
因為遵守三從四德是好女人們的墓志銘,是她們的人生意義,是她們奮斗一生的牌坊。如果遇到哪個女人不遵守三從四德,整天吃香喝辣,風流快活,還不受懲罰,那好女人就太虧了,必須把這些壞女人踏上一萬只腳,永世不得翻身,才對得起自己忍受丈夫打罵,終生守貞所付出的幸福代價。不僅是中國,想想《西西里的美麗傳說》女主角被村婦們群毆的場面,人性皆如此。
最捍衛印度種姓制的也是低種姓人群,因為他們在這種枷鎖里得到了秩序,和屬于自己的優越感。
小兒子浪子回頭就得到父親更多的關愛,遵守規矩的大兒子也很氣憤。幾千年來無新事。
只不過,其他文明里的大兒子以搞好生活為道德正確,伊朗那種文明里,大兒子以地上天國為道德正確,這是他們治亂循環的根源。
但在文明的秩序里,每個人一開始是感覺被奴役,后來是習慣這種奴役,再后來是捍衛這種奴役,最后變成了奴役本身。
歡迎轉發本文給你關心的他/她
傳遞真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