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太空與您相伴的【第2626期】
國 內 航 天
2025中國商業載人航天船箭場技術對接研討會成功舉辦,共啟萬億級太空旅游藍海
6月27日,由中國宇航學會航天醫學工程與空間生物學專業委員會與北京穿越者載人航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穿越者)聯合主辦、海南航天城產業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協辦的“「箭」指蒼穹,「船」乘未來——2025年中國商業載人航天船箭場技術對接研討會”在海南文昌盛大舉行。
此次會議開創性聚焦“船-箭-場”技術接口與產業協作,直擊中國商業載人航天發展的核心痛點。在太空旅游萬億級藍海市場加速形成的戰略窗口期,大會以構建中國特色協同范式為使命,打通中國商業載人航天產業鏈的技術壁壘與協作斷點。
(來源:國際火箭發射 微信公眾號)
國 際 航 天
工作24年的日本主力火箭退役,現役運載僅余兩型
北京時間6月29日凌晨,日本航天局(JAXA)完成H2A火箭的第50次、也是最后一次發射,將一顆地球科學衛星送入預定軌道。
名為“溫室氣體和水循環觀測衛星”(GOSAT-GW)的該衛星是這一系列中的第3顆。此前,日本先后在2009年和2012年發射GOSAT-1和GCOM-W2衛星,用于氣候變化監測。
H2A是日本的主力火箭,24年服役歷程中承擔了該國從近地軌道到深空、從民用到軍用的主要發射任務,50次發射僅一次失敗,成功率達98%。
(來源:航天界 微信公眾號)
火箭實驗室獲ESA合同,發射歐洲LEO-PNT導航技術演示衛星
美國火箭實驗室(Rocket Lab)于近日宣布,已從歐洲航天局(ESA)獲得合同,將使用“電子”(Electron)火箭于12月起從新西蘭發射場,搭載兩顆“探路者A”(Pathfinder A)衛星,用于測試近地軌道定位、導航與授時(LEO-PNT)星座技術。這兩顆由GMV和泰雷茲阿萊尼亞太空公司(Thales Alenia Space)制造的20-30公斤級立方星,將進入510公里軌道運行至少6個月,以搶占國際電信聯盟(ITU)分配的頻譜資源。
此次合作暴露了歐洲在小型衛星發射領域的短板,盡管歐洲官員宣稱已解決發射器危機,但因阿麗亞娜6號(Ariane 6)和織女星C(Vega C)火箭載荷過大,且本土小型火箭尚未成熟,仍需依賴美國公司。后續8顆“探路者B”衛星計劃于2027年前發射,最終將構建約300顆衛星的完整LEO-PNT星座,以增強現有“伽利略”(Galileo)系統的抗干擾能力,相關計劃有望納入歐盟2028年啟動的七年財政框架。
(來源:航天快響 微信公眾號)
來源 | 我們的太空(ID:ourspace0424)
編輯 | 劉俞希
校對| 余夏琳
主編 | 張文軍
郵箱 | ourspace0424@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