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連續高溫,如何在炎熱的夏季科學養生?來聽聽長寧醫生的建議→
江蘇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內科醫師桂麗卿介紹,夏季五行屬火,與人體五臟中的心相對應,所以在夏季要順應天時的變化,重點關注心臟,學會養心。養心也可以從飲食、起居、運動和情志幾個方面做起。
飲食保持清淡
清淡飲食可以平抑心火、補益心氣,同時也要調養肝、脾等,以低鹽、低脂、多維生素、清淡的食物為主。天氣炎熱出汗多,易耗精傷陰。水為陰,喝水可以直接養陰生精,是夏天保健的第一良方。
可用各種營養粥來開胃,如荷葉粥,可醒脾開胃,有消解暑熱、養胃清腸、生津止渴的作用;綠豆粥,有消暑止渴、清熱解毒、生津利尿等作用;扁豆粥,能清暑化濕、健脾止瀉;此外,紅豆粥、銀耳粥、葛根粥、苦瓜粥都是夏季的好食品。
若出汗多,除了喝營養粥,還應適當多吃酸性食物,如番茄、檸檬、草莓、烏梅、葡萄、山楂、菠蘿、芒果、獼猴桃等。
此外,夏季還應吃一些苦味食物。研究表明,苦味食物中含有氨基酸、生物堿、維生素、苦味素、微量元素等成分,能幫助消化、增進食欲,具有促進血液循環、舒張血管、清心除煩等作用,可食用的苦味食物有苦瓜、芹菜、蒲公英、苦菊、黃瓜、雞毛菜等。
起居順天時
要順應夏季晝長夜短的特點,晚睡早起,建議晚上11點前入睡,早上6—7點起床。若睡眠時長無法滿足,午睡時間一般以30分鐘至1小時為宜。
睡覺時應注意保暖,夏季人體陽氣浮于體表,毛孔張開,此時如果過度貪涼,長時間吹空調、吃冷飲、沖涼水澡等,易導致寒邪入侵,損傷陽氣。因此,在使用空調、電扇時要注意保暖,尤其是頸部、肩部、腹部、腳部等部位,可適當穿著薄衣或披蓋薄被。
運動不過量
夏天由于氣溫高、濕度大,給運動鍛煉增加了困難。日常運動盡量避免在高溫時段(上午10點到下午5點)進行戶外運動,可選擇在清晨或傍晚時分進行鍛煉;根據個人體質和身體狀況,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和運動量,如散步、慢跑、游泳、八段錦、太極拳、瑜伽等,運動強度以微微出汗、不感到疲勞較為合適。
保持心情舒暢
夏季心火旺容易導致心煩意亂。心藏神,心亂則神亂。此時宜調節情志,可以通過看書、繪畫、聽音樂、下棋、垂釣等方式使自己心情平靜、愉悅。
養心三穴
內關穴
位置:在小臂掌側,腕橫紋向上2寸(約兩個半橫指),小臂正中。
功效:可緩解心痛、心悸、心煩、失眠、胸悶、氣喘、胃痛等。
操作:用拇指按壓對側內關穴,從上向下施力按揉,每次按摩3-5分鐘,使局部產生酸脹感。
外丘穴
位置:在大腿前側,髕骨上緣向上6寸。正坐屈膝成90度,以對側手掌下第一橫紋抵膝上中點,手指并攏向上伸直壓在大腿上,中指到達的地方就是此穴。
功效:主治腰膝冷痛、疝氣。外丘穴屬足陽明胃經,具有疏通經絡、通暢氣血的作用。
操作:按揉外丘穴時不可點揉或者強烈按壓,應用掌根慢慢地按揉,可以順時針方向按揉,用力要適度、持久。
足三里
位置:坐位屈膝,找到外側膝眼,向下量3寸,按壓有酸脹感處即為足三里。
功效:足三里又稱“長壽第一保健要穴”,能調理保健脾胃,養護陽氣。
操作:用拇指或食指指腹按壓穴位,一按一松,連續做36次為一組,兩側交換著進行,每次6組,在飯后1小時進行為宜。
圖片來源于網絡
撰稿:趙 立
編輯:陳 莎
責編:顏文彬
*轉載請注明來源于“上海長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