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高溫高濕,不少人晚上更難入眠。好不容易放晴,卻迎來酷暑炙烤。即使白天疲憊不堪、眼皮沉重,可一到晚上,卻怎么也睡不著。
為什么夏天容易失眠?
根本在于"濕"與"熱"。當外界濕熱圍困身體,加上長期依賴空調冷飲的現代生活方式,極易損傷脾胃,致使濕氣在體內滯留生熱。
結果就是胸悶憋氣、頭昏腦脹、煩躁不安,甚至夜間燥汗連連。這些都在悄悄破影響你的睡眠質量。
今天,邀請到廣州公立三甲醫院,失眠專家劉四軍教授,來給大家分享2款祛濕安神湯。
01
想要睡得沉穩安穩,
關鍵在祛濕熱、健脾胃
具體怎么做?不妨從這幾方面入手:
- 盡量規律作息時間
- 白天接觸自然光
- 用餐離睡前至少三小時
- 選用合適的寢具
- 善用飲食調理濕氣
夏季飲食有兩個重點:一要養陰益氣生津,二要顧護脾胃。避免冰鎮生冷食物,容易加重脾胃負擔,助長濕氣,多吃溫和化濕的食物。
比如薏米,它既能健脾胃,又能驅濕清熱。炒黃的薏米帶淡淡米香,熱水沖泡加檸檬或薄荷,就是夏日清爽飲品。
濕氣較重的話,可加玉米須、白茅根增強祛濕清熱;飲食油膩時,加山楂、無花果助消化。
02
兩款安神祛濕湯
潤養你的夏夜
藥食同源,兩款湯方安心寧神祛濕助眠:
合歡花豬肝湯
食材:合歡花、新鮮豬肝、蜜棗、鮮姜。
做法:將所有食材(豬肝除外)放入鍋中加水,慢火煨煮約40分鐘,湯汁浸出合歡的甘香后,再放入豬肝煮熟。簡單加鹽和少許油提鮮。
這碗湯安神解郁,又能調理脾胃。
花生眉豆雞腳湯
食材:眉豆、花生、雞腳、豬瘦肉、去核紅棗、陳皮、生姜。
做法:所有材料放入燉鍋,加水后煮沸轉小火,煲煮2小時至食材軟糯、湯汁濃郁即可調味。
特別適合夏季健脾祛濕,補益氣血。
03
門診案例分享
35歲江女士,入夏后失眠2個月,白天頭沉體倦如裹濕布,胸間憋悶難受,入睡難且易驚醒,且周身黏膩不爽。
診見舌苔厚膩,舌尖紅,脈象滑數。辨證為濕熱內蘊兼心火擾神。
開方:藿香、佩蘭、薏苡仁祛化濕熱;茯神、歡皮、夜交藤清心靜神助眠;陳皮、砂仁助運脾胃。
調理三周后,江女士自覺周身輕快,睡眠漸深易安,白天困倦和頭昏明顯緩解。
中醫對于濕熱所致失眠的調理重在根源去邪安神,讓身體自然恢復寧寐節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