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藍字關注,多點在看防失聯
個人觀點,不代表任何組織與單位
公共場所禁煙可謂是老大難問題,像是餐館是否屬于公共場所,是否應該禁煙都引發過不小爭議。
其實客機的禁煙歷史可供參考。對于很多人來說——包括我自己,可能早已默認飛機上禁煙,絕大多數中國人大概就從未坐過不禁煙的航班。但如果把時間退回到1980年代,全球大多數民航客機允許乘客吸煙。煙霧繚繞是正常飛行狀態。
這當然讓很多空乘極度不滿,可是面對強大的煙草行業,推動客機禁煙更像是天方夜譚——當時的美國民航管理局在1976年與1984年曾分別先禁煙,再被迫取消禁煙。
一些航空公司嘗試建立無煙區——空氣在整個客艙里流通的情況下,劃分幾排座位作為無煙區,如今看來應該是極為荒唐。
直到1982年,伊利諾伊州出現了一位新眾議員Dick Durbin。出生于1944年的Durbin,14歲時,53歲的父親就死于肺癌,對煙草極為憎惡。一次出行時,他趕到機場晚了一些,發現被安排到了非禁煙區。
Durbin找到出票的工作人員,表示不想坐在吸煙區,能不能幫他想想辦法。工作人員看了看他,指出他是國會議員,或許他自己應該想想辦法。
無奈坐到飛機后排吸煙區的Durbin在航班上越想越覺得離譜——自己周圍的人都在吸煙,往前兩排就成了所謂的無煙區,坐著帶著嬰兒的年輕媽媽,似乎有肺功能疾病的老人。
于是Durbin開始聯絡其他議員,嘗試通過立法手段禁止客機上吸煙。
但很多同事,包括他的幕僚都勸他別發神經:煙草行業勢力龐大,惹不起,而且當時全美無論男女,有近三分之一的人吸煙,你不讓人抽煙,那么多煙民比煙草公司還急。
當時美國議會里煙民也不少,有人就找到Durbin,說你不讓人抽煙是不行的,我自己就受不了。
Durbin想了想,就問,那你最多能忍多久,必須要去抽煙。對方想了想說,大概兩小時吧。
Durbin告訴對方,好,那我就只禁2小時。
1987年,在Durbin的共同主導下,美國國會通過法案,要求航程在2小時內的國內航班禁煙。隔年,該法案正式實施。
1990年,禁煙范圍擴大到6小時以內的國內航班,2000年,擴展到所有國內與國際航班。
中國的客機禁煙更早,1983年就禁止國內航班吸煙,1993年提出將在95年全面禁煙。
中美之間的航班飛行時間長達10多個小時,北京上海直飛也要兩個多小時。
過去幾十年,那么多人可以在這幾小時甚至十幾小時的航班上不抽煙,似乎任何餐館、公共場所禁煙都不該是大問題。
如今,中國成年人中仍有近四分之一抽煙,包括一半的男性,即使不吸煙的人,也有約一半受二手煙困擾。
如果說煙民需要任何幫助,那應該是戒煙的幫助,而不是幫他們保留可以吸煙的地方。
訂閱關注防失聯
前沿醫藥,請關注
參考資料
https://chicago.suntimes.com/2015/2/25/18453596/dick-durbin-tells-about-dare-that-resulted-in-airplane-smoking-ban-25-years-ago-today
更多精彩內容見Youtube:Y博的科普園
Y博也有播客了,歡迎關注《說醫解藥》
小宇宙、蘋果播客、Spotify同步更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