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二十五下午十四時開始,章峻熙就坐在書桌前,不停地刷著電腦屏幕。
現在回憶起來,他說當時自己都刷得有點麻木了,麻木得以致屏幕上突然跳出的數字——語文131、數學130、英語138、物理......,都沒給他帶來太多的感覺。其實,現在看來,這串數字如同熔爐里冷卻成型的鋼錠,每一分都浸著他三年的汗水與思考的微光。
外人眼中,他左手執筆寫詩,右手揮拍擊球,儼然天賦垂青的少年。然而,誰能窺見他內心的疆域?誰能看見這一路的曲折?他曾將少年心事凝成詩行,發表于《中華詩詞》的紙頁;也曾在乒乓球桌前揮汗如雨,讓銀球清脆的撞擊聲替代青春的喧囂。身為班級團支書,他肩頭擔著無形重量,為同學瑣事奔忙的身影,成為班級風景里一抹沉靜的底色。
當首考塵埃落定,站在學科交叉的十字路口,他做出了一個艱難抉擇:放棄有把握沖擊98分的物理,如同壯士斷腕。“最終拉分的戰場,在主科。”他平靜卻堅定地放棄了物理。這清醒的取舍,讓寶貴的光陰得以匯流,澆灌語數英的土壤,最終結出沉甸甸的碩果。
數學是他跋涉途中最險峻的峭壁。當別人在數學的坦途上疾馳,他卻在崎嶇山路中艱難攀爬。“刷題不能解決所有問題,但刷題是必要的,反思更是必要的。”他謹遵班主任周瑛老師的提醒。高三下學期,即使試卷堆積如山,他也堅守著近乎嚴苛的“軍規”:一周三次,雷打不動,在計時器的滴答聲里完成整卷自我淬煉。這近乎孤絕的堅持,最終將數學從拖拽的“車尾”鍛造成助力的引擎。
語文的戰場,他同樣以精準的戰術攻城略地。“語用和古文,是提分最快的兩座堡壘。”語文老師陳海光這么說。所以,高三首考后,他以每天一篇語用題磨礪刀鋒,在晨昏誦讀的微光里口譯古文,如同破譯時光密碼。而且,如果有可能,他總會抽出一點時間練字,把并不難看的字練得美觀、大方;他也經常通過永嘉中學的神器——平板約老師面批,無論是作文還是分析題,這是他對語文近乎執拗的叩問,也是他這次語文得高分的一個原因。
英語學習的晨昏,他同樣在書頁間布陣。“早晚讀,時間與任務缺一不可,否則神思便如孤舟迷航。”桌角厚厚的三年精心裝訂的英語筆記和學案是他奮戰的見證。他也深諳考場角力的要訣:“當客觀題已成定局,作文才是高手過招的疆場。”一次次主動將作文呈于英語老師金仙仙案頭,在限時的沙漏流盡前反復錘煉——正是這分秒必爭的打磨,讓他在作文高地上插穩了旗幟。
然而,征途并非總是旌旗招展。
一、二模成績接連跌落至段60名開外,他仿佛墜入幽暗深谷,自我懷疑如同冰冷的潮水將他淹沒。此時,班主任和各科任課老師如同暗夜中不期而遇的提燈者,或是他走向他們,或是他們走向他。“戴禮雄老師幽默親切,徐長青老師睿智淡定,胡曉瓊老師認真負責……每一位老師都像不同顏色的光,但照亮的都是同一條路,不變的是對學生的關懷”他回憶道。老師們的開解,如同穿透厚重云層的陽光,重新照亮了他前行的坐標。
同樣支撐他的,是“大一班”這個暖意融融的小宇宙。無論快樂還是憂傷,都有同伴并肩——或分享書頁間的靜默,或在操場一圈圈漫步中稀釋煩憂。“沉潛超越,快樂圓夢——就是這種企鵝抱團般的班級氛圍,托舉著每個人。”這份同窗情誼,是喧囂戰場后方的寧靜港灣,讓疲憊的航船得以整修風帆。
所以,章峻熙的榮光,并非天賦驟然點亮的煙火,而是一柄在時間砧板上被專注與堅韌反復鍛打淬火的劍——試卷堆疊如山,是磨刀石;師長同窗的暖意,是淬火的清泉;那清醒的取舍與低谷中的再起,是賦予劍身韌性與寒光的最后關鍵一擊。
當探詢目光聚焦于高分秘訣,章峻熙的回答卻那般波瀾不驚:“所謂秘訣,不過是專注與堅持。”他坦言,整理錯題需如偵探般深挖思維陷阱,刷題量則為了捕捉命題者幽微的意圖。他亦不諱言愛好之功用:“打球助我清空壓力,但考場上的每一分,都源自踏實學習的刻度,而非球拍的弧度。”
考場崢嶸終會隱入歲月,章峻熙清楚,這次的分數是對他來時路的一個致敬,只是走向未來的一個腳印和路標!他要高舉奮斗的生命之劍,在未來更廣闊的天地里,持續劈開迷霧,斬獲屬于他的星辰大海——那劍鋒上躍動的光芒,正是青春淬煉出的、無可替代的生命激情。
來源 永嘉中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