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黨員,我先上!”
桂平市潯州消防救援站:李德水
“我是黨員,我先上!”這句鏗鏘有力的誓言,在訓練場、出警現場回響了18年。當警鈴劃破夜空,那個總是第一個沖向車庫的身影;當洪水吞噬村莊,那個用身軀為群眾筑起人墻的背影——他是李德水,二級消防長,2004年12月加入消防救援隊伍,2007年5月成為一名共產黨員,現任桂平市潯州消防救援站站長助理。
火場里的“逆行者”標桿
加入消防救援隊伍21年來,李德水共參與處置火災撲救、搶險救援等急難險重任務4000余起,營救被困群眾400余人。
在他的救援筆記里,密密麻麻記錄著每一次的出警細節:“2013年8月12日,暴雨,背出92歲老人時注意臺階防滑”“2024年8月23日,小區高層住宅突發火災,疏散時需重點排查獨居老人住戶”……
泛黃的紙頁間,既有“用濕毛巾捂住被困兒童口鼻”的細節常識,也有 “給受災農戶送去棉衣棉被”的溫情備注,還夾著一張用鉛筆繪制的老舊民房逃生路線圖——那是他2019年在桂平市某農村民房排查火災隱患時,為獨居老人手繪的“安全指南”。這些文字的背后,是他對生命的敬畏,更是他“守護人民”的忠實行動。
訓練場上的溫情“鐵教頭”
作為隊里的業務骨干,李德水將黨員的傳幫帶精神融入日常訓練。隊員小黃記得第一次攀爬掛鉤梯時渾身發抖,李德水在梯子下一遍遍加油鼓勵:“別怕,踩穩每一步,我在下面接著你!” 如今小黃已成為中隊的訓練標兵,他說:“水哥總說,消防技能差一分,救援風險多十分,他自己做示范時永遠是最標準的。”
除了訓練場上的嚴苛,李德水還是隊員們的“貼心人”。隊員小楊的父親重病,他悄悄組織全隊捐款;逢年過節,他主動留守隊里,讓家在外地的隊員能夠回家團聚。
“他像老大哥一樣照顧我們,卻從不提自己的困難。”隊友們提及往事時眼眶溫熱——直到后來大家才知曉,李德水的妻子生產時,他正帶領隊員在火災現場連續奮戰,也正是他對崗位職責的堅守,為消防救援隊伍詮釋著另一種深沉的擔當。
藍焰紅門的“黨員先鋒”
“黨員不光要在火場上沖鋒,更要在日常里把群眾放在心上。”這是李德水常掛在嘴邊的話。
李德水作為“黨員先鋒隊”的一員,每當桂平轄區遭遇嚴重旱情,他都第一時間請纓,帶領隊員為飲水困難的百姓義務送水;走進敬老院時,他帶著隊員為孤寡老人打掃居室、清洗衣物,還細心代購藥品、運送生活物資,用行動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在“藍焰助學”公益活動中,他帶頭捐款捐物,把消防安全知識課堂搬進學校操場、企業車間,用標準的敬禮傳遞“隱患就是火情”的安全叮囑。這些扎根日常的暖心行動,讓他被群眾親切稱為“行走的消防名片”。
黨徽在胸口閃耀
翻開李德水的黨員學習筆記,寫著這樣一段話:“2007年5月1日,我正式成為了一名共產黨員,此生不忘為人民服務的初心。”
多年來,他先后獲得“優秀共產黨員”“廣西勤廉先進個人”“十佳消防員”“抗洪搶險先進個人”等27項榮譽,但最珍視的還是每次出警時群眾的一句“謝謝”。
“消防服上的黨徽,是責任更是力量。”如今,李德水依舊每天堅持體能訓練,在警鈴響起時第一個沖向戰車。在建黨104周年之際,他說:“只要黨和人民需要,我這根‘紅燭’就會在烈火中一直燃燒下去。”
來源:桂平大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