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臨時想干脆搞個直播吧,聊一下成都的這個火災。
成都這個居民樓的火災,也算是典型的跑樓梯傷亡案例。一樓電動車起火了,住在四樓的一家人跑出來,想通過樓梯間逃生,結果1死2傷,其中一個重傷的小女孩還住在ICU里面。
臨時找了幾個人,開了個騰訊會議,就開講了。
這樣的火災很多,比如西安的、武漢的、呂梁的、鄭州的、南昌的,北京的……,從公眾號的歷史記錄里面,找了十多個。
居民樓火災中,第一大死亡的情形是家里起火發現晚,很多人睡覺的時候,不知不覺地就中招了,據有關的統計,這種情況大概要占到60%多,所以家里第一位的是要安裝火災報警器;樓道有煙的時候,從樓道強行逃生,導致人員死亡,這算是第二大死亡情形。
所以我們就講了成都這個火災,講了其他十多個火災,大概的結論就是,在目前這種居民樓里,如果發生火災,樓梯間有煙,待在家里關門防煙等救援是相對更好的,是風險更小的,一般情況下不要盲目跑入有煙的樓梯間。
兩個半小時不到的直播,大概有1.2萬多人來聽,有不少人也想進來說幾句,聊聊他們的想法。有點遺憾的是,不知道哪個參與者說的話觸發了系統的敏感詞被判違規了,直播的回放沒能生成。
今天也有幾個人找過來聊這件事,其中有個大隊監督員,聊了很長幾段話。
大概的意思就是,他們作為大隊干活兒的,還是很想摘好宣傳,搞好火調的,但是,盡管出了很大的力,效果好像仍然不怎么好。
正常來說,宣傳身邊發生的火災,在發生火災的時候宣傳,那肯定效果最好。但問題是,家丑不可外揚,如果說出來了,我們當地的政府肯定要被上級罵,那結果就是我們也要被罵。
哪個大隊的轄區發生了火災,他們肯定捂得嚴嚴實實的,我們想了解點情況,那沒有門。別說我們了,支隊、總隊想知道點情況,都是能不說的盡量不說,現在這種形勢,發生火災就是消防有問題,就得追責任,至少要扣分啊,誰也不愿意被罵。
從防火來說,大隊這一級是最低層,管的都是支隊不想管的單位,火災調查也得以大隊名義出,你想想,支隊多雞賊,他們有權的時候,哪能給自己添麻煩,如果以支隊的名義調查火災,那將來上訪咋辦,復議咋辦,都是頭大的事兒。大隊最大的問題是人少能力差,咱們的培養體系也不正規,大多數的事兒全靠自學,我們確實也是想學,但是時間和學的條件也不是太好。
派出所也不想干消防,關鍵是他們干了有啥好處?如果一個活兒,干得多反而責任大,還沒有其他好處,那誰也不愿意干啊。
我們的宣傳也有點太那啥,官里官氣的,講的話不是老百姓愛聽的,有些也是講錯的,一發生火災就濕毛巾捂著口鼻從樓梯跑,也是我們反復給社會講的,這事也得我們自己改。
確實,屯哥覺得他講得都是實際情況。怎么減少他們的擔憂,激發他們干事的熱情,給他們保障好,是要多考慮考慮。
火災導致傷亡,這也是很正常的事兒,有太多的影響因素,不能指望出點措施就能立桿見效,還是要打持久戰,我們幾個也是一樣,打算反復講,多宣傳,能出多大點力就出多大點力吧。
學習資料
靠山屯閑話
既往不戀,當下不雜,
未來不迎,縱情向前。
屯主微信號:ifire-ta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