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U19女排又輸球了,而且是1-3輸給了巴西。地點在法國特爾維爾,比賽結束后,看得出來主帥袁志的情緒隱藏不住,臉上的不高興和無奈都寫在了臉上。這支隊伍熱身賽已經連續輸了,上一場輸德國,這回又栽在巴西身上,想贏一場都很難。說實話,這種狀態,世錦賽怎么打,確實讓人擔心。
比賽進程沒什么好藏著的,前面幾乎所有主力都上了,包括黃悅鑫、郭中楠、陳羽霏、曹燁軒這些名字,每個人都在場上拼,但球隊整體開局慢,被巴西很快拉開差距。從場面上來看,雖然中國姑娘們在關鍵球上有拼勁,偶爾能有亮點,比如黃悅鑫的斜線進攻,陳羽霏頂對方高攔網能找到一點突破口,宋嘉逸在后排救球很賣力。但坦白講,進攻和防守的銜接環節總是掉鏈子,特別是一傳不到位的時候場面特別被動。
很多人覺得輸熱身賽無所謂,說練兵更重要。我不同意。你熱身賽打不下來,信心會垮,關鍵時候沒底氣。你要說這是世界級經歷的開始,也沒錯,可是現實是硬碰硬時,暴露的問題太明顯。面對國際強隊,中國女排的弱點被無限放大。對巴西這樣有經驗、身體素質強的隊伍,如果還只能靠個別人硬撐,隊伍始終被對手壓著打,久了誰都受不了。
我的觀點非常直接:連敗不是偶然,是目前整體實力和細節真的有問題。別跟我說球員年輕就可以總是這么跌跌撞撞。體育就是這么現實,場上沒有年紀這回事,誰表現好誰上,誰頂不住只能下。所以教練席上的袁志會著急,會憤怒,他清楚世錦賽跟這些對手過招,如果還在這個水平肯定又是難打硬仗。
球員有亮點,但遠遠不夠。黃悅鑫還能撐場,但她一個人頂不了所有人的缺口。副攻線有郭中楠,防守有宋嘉逸,可惜團隊配合不夠,攻防轉換慢,總是慢半拍。現在這批隊員,基本上是去年的亞洲冠軍那撥,訓練不是沒下功夫,從4月底就在福建漳州基地開始備戰,教練組和球員都很拼,可到了比賽就是打不出來想要的東西,這還不是心理和硬仗經驗都不成熟的表現?
熱身賽本來是檢驗隊伍為正賽做準備的,連續輸了比賽,暴露出來的不是“小問題”。例如接應位置本場就只有李一依一個可用,休息時間少,累了狀態還得頂上,替補沒人可換。二傳快攻也試了,可是和攻手配合不到位,越打越著急失誤更多。有人說可以再磨合磨合,可是真到世錦賽那種高壓場合,根本沒有回頭路讓你慢慢調。
別看輸巴西、輸德國只是熱身,實際上對這些小將們的自信心打擊挺大。每場比賽開始慢熱,被對方一下打懵,追分太難,很多時候戰術死板,變通不夠。主教練每次暫停都希望能掰回來,但調整的節奏和反應還是慢。老實說,這和國內自己內部打分組賽完全不是一個味道。國際比賽上壓力巨大,誰都想贏,可是硬件和心理都沒到位,怎么贏?
這次去法國打熱身,有巴西、德國這樣的頂級對手,也算檢驗底子。事實很扎心:和人家對抗還差很多。但這個差距不是靠喊口號能補回來的,需要系統升級。現在球員的個人能力能看點,但團體配合、戰術素養需要一天一天練,靠主教練臨場連續叫暫停也改變不了比賽結果。尤其是在關鍵分的分配和心態調節上,大家都不夠成熟。
我一直覺得中國女排最重要的底氣是團結和拼勁。現在年輕隊員有機會登場,是積累經驗沒錯,但終歸還是要拿出拿得出手的東西。不是說非要每場都贏巴西、德國,但你得讓人看到每一場都在變得更強。輸球可以,怕的是輸得沒底氣,怕的是隊員對自己都開始懷疑。下一步世錦賽怎么打,已經不是戰術安排幾個輪轉能決定的了,是整個隊伍的氣質、執行力有沒有提升。
我個人希望未來教練組能大膽用人,讓有拼勁、臨場硬抗的球員多上,出錯也給改的機會,不要按部就班。也希望球員在熱身賽的挫折能轉化成世錦賽的動力,而不是包袱。另外,現在女排青訓體系也需要更科學的管理模式,多給年輕人實戰、磨合和適應世界節奏的機會。國際對抗不是靠準備就能贏,是要持續拉高標準,磨到骨子里。
這場1-3之后,距離世錦賽沒幾天,調整空間很有限。全隊還得咬牙堅持。我們都知道,現在很難,但難歸難,時間不會等人。啥都不說了,大家覺得中國U19女排這批小將能在世錦賽扛住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