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財經》新媒體 撰稿人 舒志娟 編輯 | 王婧雅
繼楊衛國卸任洋河集團董事長后,洋河股份再現重大人事變動。7月1日晚,洋河股份公告稱,張聯東因工作調整辭去公司第八屆董事會董事、董事長及董事會戰略委員會主任委員、提名委員會委員職務。辭職后,張聯東不再擔任公司及控股子公司任何職務。對于董事長候選人,公告暫未提及。
7月2日,洋河股份官網“領導簡介”一欄已更新。頁面顯示,現任宿城區委副書記、區長、區政府黨組書記顧宇任江蘇洋河酒廠股份有限公司(蘇酒集團)黨委書記。
張聯東于2021年年初“空降”洋河股份,2月底正式出任董事長,原定任期至公司第八屆董事會屆滿。此次提前近兩年離任,引發市場對洋河發展態勢的高度關注。
目前,白酒市場正處于深度調整,行業整體業績呈現增速放緩趨勢。數據顯示,2024年21家A股白酒上市公司合計實現營收4439.65億元,歸母凈利潤1680.78億元。但營收增速從2023年的18.77%大幅收窄至5.92%;歸母凈利增速也從19.73%收窄至7.01%。
在此行業大背景下,洋河股份自身業績也面臨壓力。其公布的財報顯示,2024年實現營收288.76億元,歸母凈利潤為66.73億元;2025年一季度實現營收110.66億元,歸母凈利潤為36.37億元,同比均出現下滑。面對市場變化,包括洋河在內的各大酒企普遍調整了2025年增長預期。
在2024年度股東大會上,張聯東坦言,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中,洋河未能及時對品牌進行全面升級和換新,無法滿足消費者多樣化的需求。同時,在電商直播、社群營銷等新興渠道布局上落后于競爭對手,無法有效觸達年輕消費群體。
白酒行業分析師蔡學飛分析認為,洋河正承受著“上壓下擠”的雙重結構性壓力:一方面,高端白酒市場長期被“茅五瀘”構建的競爭壁壘所主導,其多年的高端化戰略遭到挑戰;另一方面,在行業整體消費量趨緩的背景下,原屬次高端價格帶的區域名酒加速向上突圍,通過錯位競爭對洋河的核心市場形成擠壓效應。這種競爭態勢迫使洋河必須通過管理架構優化,來提升市場響應速度與戰略執行效能,以期在行業集中度提升的關鍵窗口期穩固市場地位。
對于新任掌門人而言,核心挑戰是在行業“內卷”加劇下,如何通過系統性改革與渠道協同創新,實現營收和凈利潤的持續增長及長遠破局,成為其重要課題。
面對挑戰,洋河正推動渠道革新將進入深水區。據洋河股份相關人士介紹,未來,將逐漸降低對傳統煙酒店渠道的依賴,實施多維度的渠道結構優化。一方面,成立戰略客戶部并組建專業化服務團隊,強化對大客戶的深度開發;另一方面,對商務酒店家宴酒店、旺銷酒店進行分類施策,搶占消費場景。與此同時,推進鄉鎮市場深度開發,實現從點到面、從區域示范到全國覆蓋的渠道革新。
中國酒業獨立評論人肖竹青指出,白酒行業深度調整,競爭本質是 “大魚吃小魚,快魚吃慢魚”,洋河要保持戰略定力與執行敏捷性,這也是傳統酒企在變革時代的必答題。洋河股份擁有兩大中國名酒“洋河”和“雙溝”,新掌門人可通過重振“雙溝”品牌實現渠道、市場、團隊破局,但需解決其與主品牌“洋河”的內部競爭難題。
肖竹青認為,雙溝需在定位上與洋河形成差異化,洋河主攻高端政務、商務場景,而雙溝則可深耕大眾宴席市場;在區域上,洋河鞏固江蘇大本營,雙溝則可重點突破安徽、河南等周邊省份。若定位模糊,可能導致資源內耗,反而削弱整體競爭力。
他還稱,洋河將“手工班”打造成千元價格帶旗艦產品,要直面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等強敵,需解決消費者認知、渠道利潤、場景滲透三大問題。一方面,可通過稀缺性故事強化“手工班=高端 的心智定位,另一方面,確保經銷商利潤和推廣積極性,避免價格倒掛,在高端宴請、禮品市場建立存在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