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浙江出梅,不過剛脫離了“水深”,又將迎來“火熱”,預計全省接下來的高溫強度會明顯增強。夏日炎炎,何以避暑?
現在,很多市民都會想到那些藏在城市里的“避暑勝地”。相比于35℃以上的室外氣溫,走進22—26℃的防空洞,可以說如入天然空調房。
據市國動辦消息,7月1日起,全市4個防空洞會相繼向市民免費開放。
防空洞已融入夏日市民生活
擦洗桌椅,更換燈具,飲水機等設備通電試運行……6月30日,椒江楓山防空洞和臨海巾山坑道兩地工作人員正在為次日的開放做最后準備。
當天,已經有不少市民提前進來感受“清涼”。“我每年都會來,一走進來熱氣和煩躁就沒了,在這里比吹空調舒服,還有水喝、有電視看,一應俱全。”椒江市民李阿姨是住在楓山防空洞附近的居民,她說,每年這個時候她和周圍鄰居都會過來納涼避暑。
正如李阿姨所說,臺州各地的防空洞已悄然融入市民的夏日生活。今年,椒江、黃巖、臨海、溫嶺4地防空洞繼續(xù)為市民提供納涼服務。這4處避暑納涼點分別是椒江楓山防空洞、黃巖九峰一號坑道、臨海巾山坑道和溫嶺縣后山防空洞。
黃巖九峰一號坑道已于6月10日開放納涼區(qū),其內部的黃巖人防體驗館則常年接受預約參觀;椒江楓山防空洞和臨海巾山防空洞都于7月1日正式開放;溫嶺縣后山防空洞因相關設施需做維護,預計于7月中旬向市民開放。
為了給市民們提供安全整潔的納涼環(huán)境,今年各地國動部門都事先對防空洞進行了全面檢查和整修,在原先基礎上添置或更新了相關基礎設施。
和往年一樣,市民們走進各地防空洞,可以看到納涼點內的“四通六有”,即通水、通電、通手機信號、通網絡電視,有茶水、有桌椅、有書報和棋類、有防暑藥品、有國防動員宣傳展板、有溫馨提示和納涼須知,部分納涼點甚至還能無線上網,實現了“五通六有”。
這些便民小細節(jié)讓市民們連連稱贊。
特色活動豐富消暑場景
除了基礎硬件細節(jié)的貼心和周到,今年各地防空洞繼續(xù)發(fā)揮“納涼+”服務,通過特色活動豐富市民們的消暑場景。
“今年我們和臨海市文化館合作,設置了臨海文保和非遺成果圖片展。”臨海市發(fā)改局戰(zhàn)備動員建設發(fā)展科相關負責人說,去年的小型展覽,市民們反響很好,今年擴大規(guī)模,讓展出內容更為豐富。
臨海市文化館相關負責人介紹,7月1日至8月4日,防空洞內展出的是黃沙獅子、大田板龍、臨海詞調等本地非遺文化相關圖文知識,8月5日至9月展出的是一系列文物保護圖文展覽,市民納涼的同時可以享受一場文化盛宴。
椒江紅楓救援隊負責人說,暑期救援隊員和志愿者們會繼續(xù)在楓山防空洞內開展應急救援相關知識的培訓,讓市民們體驗各類應急救援技能。
同樣,黃巖和溫嶺國動部門工作人員也表示,暑期將按照實際需求和條件,開展相應活動。
近年,除了做好人防工程的基礎防護,如何盤活資源、利用好這一“地下長城”,也成為當下國動部門的一大課題。“目前,全市各地國防系統(tǒng)正以‘活化利用人防資源’為方向,對防空洞進行全面開發(fā)利用。”市國防辦相關負責人表示,各地將在筑牢護民之盾的基礎上,把人防工程作為服務民生的重要載體,繼續(xù)挖掘國動資源潛力。
防空洞納涼小貼士
防空洞納涼要因人而異,洞內最高溫度約24℃,濕度大,老年人、孕婦、嬰幼兒以及患有關節(jié)炎、冠心病、高血壓等疾病的人群,并不適合去防空洞內納涼。
洞內常年溫度較低,和洞外有一定溫差。市民避暑時應該避免四肢關節(jié)裸露在外。
防空洞屬于封閉場所,空氣流動相對較差,建議最好每隔一兩個小時就到洞外活動透氣。
市民要愛護設施,保持清潔,不要大聲喧嘩和吸煙,不要將寵物帶到納涼點,更不能在納涼場所賭博,自覺協(xié)助管理人員,保持良好的納涼環(huán)境。
作者:章浩
編輯:張婷
一審:王瀟瑩
二審:泮永翔
三審:黃元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