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京報消息,在2025年6月的亞太海域,一場由英國挑起的軍事博弈悄然上演。先是“斯佩”號近岸巡邏艦高調穿越臺灣海峽,緊接著又與澳大利亞聯手闖入南海,仿佛將這片水域當作了自家后院。解放軍以迅雷之勢劃下落彈區,用實彈射擊警告:這里不是西方艦艇的“游樂場”。這一系列事件,遠非簡單的“航行自由”,而是赤裸裸的地緣挑釁,背后藏著西方重塑“印太霸權”的野心。
6月18日,英國“斯佩”號巡邏艦悍然過航臺灣海峽,還大肆炒作所謂“航行權利”。東部戰區海軍新聞發言人劉潤科大校直言,英方此舉“曲解法理、蓄意滋擾”,解放軍全程跟監警戒,數千兵力嚴陣以待。數據不會說謊:英艦單槍匹馬闖入,卻引來中方海空力量的密集布防。這種挑釁,就像在火藥桶旁玩火——臺海和平不容破壞,中國的主權紅線更不容踐踏。
英國(資料圖)
僅僅幾天后,6月23日,英國“威爾士親王”號航母抵達新加坡,打著“高桅桅行動”旗號,高調展示軍事肌肉。這艘甲板堪比三個足球場的巨艦,率領12國聯軍,包括加拿大、挪威等盟友,投入2500名海軍、592名空軍和900名陸軍兵力。英國防部聲稱這是“貿易與文化之旅”,但目的地直指敏感海域:下周赴澳大利亞參加“護身軍刀”軍演,9月重返新加坡搞“五國聯防”演習。如此陣仗,明擺著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借“合作”之名行威懾之實,試圖在亞太刷存在感。
挑釁的火苗迅速蔓延到南海。6月底,“斯佩”號前腳離開臺海,后腳便聯合澳大利亞“悉尼”號驅逐艦,首次在南海搞“聯合航行自由行動”。英國常設聯合司令部高調官宣,澳方雖未置評,卻早有預謀:3月就宣布“悉尼”號將部署印太。這種2對1的圍堵架勢,看似威風,實則是紙老虎的虛張聲勢。中方看得透徹:西方把南海當棋盤,想用“聯盟秀”逼中國退讓。可歷史證明,強權邏輯在這里行不通。
英國“斯佩”號近岸巡邏艦(資料圖)
面對連番挑釁,解放軍的回應快如閃電。6月26日,中國海事局發布航行警告:6月27日8時至16時,南海部分海域實彈射擊,禁航令鐵板釘釘。這不是第一次,也不會是最后一次——中方用炮彈劃出的紅線,比任何外交辭令都鏗鏘有力。全程跟蹤、實戰演練,這套組合拳背后,是完備的海空監控體系和快速反應能力。正如東部戰區所言:“時刻保持高度戒備,堅決反制一切威脅。”數據與行動印證決心:英艦敢來,就得付出代價。
這一連串事件,暴露了西方的戰略焦慮。英國“全球英國”政策下,航母四年兩度部署亞太,卻難掩尷尬:隨行艦艇比2021年“伊麗莎白女王”號少了一半,設備老化、兵力短缺問題頻發。美國在西太平洋部署兩艘航母,法國“戴高樂”號去年也曾現身,儼然一場“接力賽”。但今非昔比,亞太格局早已不是殖民時代的翻版。中方的反制,不僅靠軍事硬實力,更通過東盟合作推動“南海行為準則”,讓區域國家看清:域外干涉只會加劇動蕩。
英國“斯佩”號近岸巡邏艦(資料圖)
說到底,英艦的“巡演”終歸是徒勞的。中方用落彈區宣告:主權不容交易,和平不是施舍。未來,類似博弈或成常態,但中國早已掌握節奏——軟硬兼施、后發制人。正如南海的波濤,西方的喧囂終將退去,留下的只有中國守護藍疆的堅定足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