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光標才是真正的慈善家,他的貢獻全國99%的人都達不到”。
作為“中國首善”,陳光標可謂是將“達則兼濟天下”做到了極致。
從事慈善事業35年,他捐款超40億,使200萬人都因他而受益。
“中華慈善獎”他奪得4次,慈善證書多達4000本,錦旗更是有了3萬面。
光是這些還不夠,他竟然宣布自己去世之后,要將50億家產全捐出去。
然而,這樣的他,卻因為慈善事業做得太高調而遭受到了不少非議。
“靠著慈善作秀”“慈善話題制造機”“炫富”“嘩眾取寵”這樣的指責也比比皆是。
從2017年起,他便從公眾視野里消失了,再也沒有“現金堆成山”的高調場面。
這中間究竟發生了什么,難道被誤解之后的他再也不愿意從事慈善了嗎?
“暴力式”慈善
“我要爭取世界首善的名號,我就是要在高調上堅持走到底”。
陳光標從不追求“做好事不留名”,他只覺得自己做好事不說出來,就會憋得慌。
所以,在他做出過的善舉之中,曾多次出現過讓人驚呆的“錢墻”和“錢山”。
2010年,陳光標將一捆捆現金精心排列,每捆10萬元,組成了一面“錢墻”。
這面墻由330塊“錢磚”組合而成,一共高達3300萬元,再加上一些沒有亮相的支票,善款金額更是高達4300萬元。
陳光標當時便宣稱,他們將在第二天開始,與多名企業家一起,將這筆善款送往多地,讓貧困家庭都能過上一個好年。
2012年,他竟然又以2.3億元現金筑成了一座高1.6米、長達17米的壯觀“錢山”。
這次他決定用這些錢,獎勵海內外的青少年發明創新獲得者,就是希望讓更多青少年投身創新發明領域。
后來,他還將自己的慈善計劃涉足環保事業之上,決定將自己公司的一半利潤都拿出來做慈善。
在“世界無車日”,他為了促使更多人加入環保的隊伍,還將自己的一輛奔馳當眾砸得體無完膚。
他更是將自己的名字改成了“陳低碳”,兩個兒子為“陳環保”“陳環境”,妻子則是“張綠色”。
那一年,他已經從事慈善事業整整20年,拿出來的善款一度高達20億,而他的身家彼時才有30億。
看著自己捐出去的錢已經幫助了70萬人,他也不禁感謝國家的政策讓自己有了足夠的錢去善事。
在此一年之后,他又拿出了重達16噸的將近14億人民幣,表示要借此助推經濟大普查。
但沒想到的是,即便他是一片好心,但多次的“金錢墻山”卻引來了許多人的不滿。
有人覺得他是在作秀,有人覺得他是給自己宣傳,也有人覺得他只是單純的炫富而已。
那時的輿論爭議撲面而來,甚至還一時間掩蓋了他曾經實打實地做出的那些善行。
實打實的善行
2008年,汶川地震發生之后,陳光標立即調配了60臺大型機械,組成了一支救援隊伍。
出錢出力的他,不僅一直在忙著調配物資,還親自趕往了充滿廢墟的汶川參與救助。
那時的他身穿迷彩服,腳踩作戰靴,在廢墟上尋找生命的跡象,還讓14個人重獲生命。
在此之后,他不僅捐款785萬元,還運來了大米、電視機、電風扇等價值上億元的物資。
親自深入地震現場,他更懂得了經歷過這樣的天災后,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有多困難。
從此只要哪里有地震等災害的發生,哪里就會有他伸出的援手。
正是因為“天地可鑒”的善心,所以陳光標從不在意外界的看法,只覺得自己的善行如果能夠喚醒更多的人就好。
但沒想到的是,從2017年開始,他的高調便慢慢在公眾視野里消失了。
當時不少人還以為他“慈善秀”演不下去了,但沒想到的是,背后卻是他作為一個父親的無奈。
媒體上總是有許多無中生有的報道,使得他上初中的兒子陳環保也被人指指點點。
即便他的兒子從小就跟著他做了不少公益,還時常去偏遠地區做志愿者,也沒能免受輿論的傷害。
為了保護家人,陳光標從此便“改頭換面”變得低調了,但是該做的善事一件也沒有落下。
低調的陳光標
在疫情的三年里,陳光標大大小小捐贈了2億元。
2020年,他又捐了2000萬元和30輛依維柯汽車。
由于這幾年接受采訪不多,也沒有幾個人知道他做的這些善事。
即便他心里一直都有著想要在慈善史上留下一筆的心愿,他也需要壓制住自己。
畢竟他的父母年紀都大了,孩子也都要面子,不想再讓別人對他進行非議。
直到2023年,甘肅和青海地震時,他發現企業家捐款的積極性沒有那么高了,他才又“高調”了一次。
不過這次的高調也僅限于通過媒體發布自己要捐款的信息而已。
隨后,他便帶著價值4000多萬元的物資,領隊奔赴地震災區,不過他在現場的照片也很少見到。
時隔兩年,再次聽到他的消息時,還是在這次貴州榕江澇災發生之后。
6月29日,他直接捐贈了2000萬元的醫用物資,還親自抵達災區幫助榕江進行災后重建。
在現場的視頻里,他只穿著樸素的衣服,還跟著受災群眾一起吃盒飯。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半年里,他已經捐贈了將近1億元用于慈善事業。
他的兒子陳環保從哥倫比亞大學畢業之后,也跟著他一起做起公益。
不過他的善心不只存在于高額捐款時,在點點滴滴的小事上,也能看出他的善良。
6月28日,陳光標看到路邊有自己父母一樣的長輩在外面賣菜時,也同樣選擇了幫助他們。
他不僅把所有的菜都買了,還不讓這些老人給自己找零,為的只是希望老人能早點開開心心地回家。
雖說此前的高調模樣不見了,但他的善良還是像小時候那般純粹。
小時候就善良
雖說現在的陳光標看起來光鮮亮麗,但是小時候他也曾有過苦日子。
出生于農村的他,家里唯一的生活來源就是兩畝地,而這兩畝地還不能滿足他們一家人的開支。
他的一個哥哥和一個姐姐,都因為填不飽肚子而早早地離世。
所以他從小就決定要靠自己改變命運,10歲時,就靠著自己賣水賺了點錢給自己交學費。
經歷過苦日子的他,更能明白沒錢的苦,當他看到鄰居家的小孩子沒錢交學費時,便拿出了自己手里的錢幫他。
幫助別人的快樂也一直激勵著他賺更多的錢,去幫助更多的人,在他17歲那年便賺得了上萬元。
此后他又一步步地創立了自己的公司,哪怕創業初期他的手里只有20萬元,他都愿意拿出3萬元去救助白血病患者。
賺到60萬元,他就拿出68萬給家鄉修路,賺到300萬,他就會給家鄉修農貿市場。
可以說,陳光標賺來的每一分錢都用到了正道之上。
他自己還曾說過,如果有人看到他在KTV打牌、吃喝玩樂,就可以拿著照片找自己要錢。
做了這么多的善事,陳光標也得到了福報。
2008年,他的父親曾一次患了三種癌癥,即便手術成功了,醫生也說過父親可能活不了三年。
但是經過治療,他的父親不僅活到了現在,身體好得還時常能下地工作。
結語
陳光標的善行和善心不禁讓人感動,希望這樣的他可以不再被一些人誤解。
也祝愿陳光標和家人都可以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實現自己在慈善史上留名的愿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