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彭州的青山綠水間,
在繁華的街巷深處,
矗立著許多不平凡的坐標。
它們或莊嚴肅穆,或僅存遺址,
卻共同承載著一段段波瀾壯闊的革命歷史,
訴說著先輩的奮斗與犧牲。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踏上這條紅色之旅,
觸摸彭州大地上的熱血印記。
星火初燃之地:法藏寺碑亭 (丹景山鎮石洞埝社區)
“1929年彭縣黨員大會”舊址
法藏寺碑亭
時光回溯至1929年,在丹景山鎮法藏寺內,彭縣地下黨組織創始人楊石琴主持召開了全縣第一次黨員大會,約40名黨員在此匯聚。這次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會,點燃了彭縣革命的星星之火。雖然原碑亭已毀,但80年代重刻的石碑,依然無聲地見證著那段開天辟地的歲月。
英雄喋血之所:棗子樹 (天彭街道棗子樹社區)
楊石琴犧牲地
棗子樹
1930年深秋,廣漢起義失敗后,白色恐怖籠罩彭縣。11月16日,年僅26歲的楊石琴不幸被捕,在從濛陽押解回縣城途中,被反動派暗殺于縣城東郊這片因種植棗樹而得名的地方。他的犧牲,連同隨后遇害的劉月亭、鐘輝等同志,是彭州革命史上最悲壯的篇章之一。
進步思想搖籃:東街大觀樓遺址 (天彭街道東街)
彭縣早期進步民眾團體“鳴皋俱樂部”舊址
彭縣東街大觀樓
緊鄰李一氓故居的東街大觀樓,曾是中共黨員周志孚的舊居。大革命時期,他慷慨地將部分房屋提供給進步團體“鳴皋俱樂部”作為主要活動場所。這座明清風格的木樓,曾是傳播新思想、凝聚進步力量的重要據點,雖已拆除,其精神價值永存。
秘密戰線據點:關口燃料督運處遺址 (丹景山鎮原東方瓷廠內)
在看似普通的瓷廠內,隱藏著20世紀40年代成都啟明電氣公司的關口燃料督運處。這里,是革命者胡春浦在彭州開展秘密活動的重要地點,上演著驚心動魄的地下斗爭。
書香傳薪火:醒民書店遺址 (敖平鎮鳳樓上街77號)
《西行漫記》
1938年,在敖平鎮的天意合藥店掩護下,青年黨員張宣開辦了醒民書店。這里秘密發行《西行漫記》、魯迅作品等進步書刊,宣傳抗日救亡,成為地下黨的秘密聯絡點和先進思想的傳播堡壘,在寂靜小鎮點燃了救國救民的希望之火。
武裝斗爭烽煙:獵槍會紀念館 (桂花鎮桂花社區)
獵槍會紀念館
1948年,為發動農民武裝斗爭,中共向峨黨支部在豐樂、桂花一帶成立了“獵槍會”。這支以土槍武裝起來的農民隊伍,后編入川康邊人民游擊隊岷江縱隊第四支隊第二區隊,為解放川西英勇斗爭。紀念館生動再現了這段烽火歲月和獵槍會員們的無畏精神。
歷史轉折時刻:劉、鄧、潘起義紀念館 (天彭街道龍興寺內)
劉、鄧、潘起義紀念館
1949年12月9日,龍興寺成為了中國近代史一個重要轉折點的見證地。劉文輝、鄧錫侯、潘文華三位將軍在此秘密通電起義,宣布脫離國民黨政權。這一壯舉加速了成都和平解放和大西南解放進程,其紀念館銘記著這關鍵的歷史抉擇。
五卅烈士豐碑:秉彝亭 (天彭街道彭州園內)
秉彝亭
為紀念在1925年“五卅運動”中壯烈犧牲的上海學聯領導人、共產黨員何秉彝烈士而建。亭內矗立著他的漢白玉雕像,由革命家李一氓題寫匾額。秉彝亭是彭州人民緬懷這位杰出鄉賢、弘揚愛國精神的重要場所。
革命者成長足跡:李一氓故居 (天彭街道東南市街19號)
李一氓故居
這座建于1919年的木結構四合院,是久經考驗的共產主義戰士、外交家、學者李一氓同志的出生地和成長地。作為成都市文物保護單位,故居是了解這位革命前輩早年生活和彭州人文歷史的重要窗口。
英靈永駐之地:彭州市烈士陵園 (丹景山鎮雙松村)
彭州市烈士陵園
這里長眠著楊石琴、劉月亭、鐘輝等20位為彭州解放事業獻出生命的革命烈士。從1950年的東郊公墓,到如今丹景山鎮的莊嚴陵園,幾經輾轉,英魂終得安息。高聳的革命烈士紀念碑和蒼松翠柏,寄托著后人對先烈無盡的追思與敬仰,是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集體奮斗史詩:寶山村歷史陳列室 (龍門山鎮寶山村)
寶山村歷史陳列室
在龍門山深處,寶山村的發展史本身就是一部感人的奮斗史詩。陳列室講述了寶山村黨委帶領村民,堅持發展集體經濟,從貧窮落后走向共同富裕,并在抗震救災和災后重建中創造奇跡的非凡歷程。它不僅是村史館,更是傳承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精神的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抗震精神象征:白鹿地震遺址公園 (白鹿鎮白鹿場社區)
白鹿地震遺址公園
“5·12”汶川特大地震給白鹿鎮留下了深刻的傷痕,也鑄就了偉大的抗震精神。遺址公園內,屹立不倒的“最牛教學樓”、記錄災難與重建歷程的科普館、體驗館等,生動展現了當地黨員干部群眾在巨大災難面前團結一心、眾志成城、重建家園的非凡勇氣和堅定信念。
彭州市紅色地圖
從法藏寺的星火初燃,到棗子樹的英雄悲歌;從大觀樓的思想激蕩,到獵槍會的武裝抗爭;從龍興寺的和平曙光,到烈士陵園的莊嚴肅穆;從秘密據點的驚心動魄,到寶山白鹿的奮斗新篇……
彭州的每一處紅色地標,
都是一本厚重的歷史教科書,
都是一座不朽的精神豐碑。
尋訪這些印記,不僅是為了銘記歷史,
更是為了汲取前行的力量,
讓紅色基因在新時代煥發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山河為碑,精神永存!
期數:3443期
文字:《彭州地名錄》 陽陽
圖片:品鑒彭州 鄧啟君 張鴻 喬剛
編輯:龍洋 責編:梁丹 審核:祁文靜
有一種成都生活,叫彭州!
“品鑒彭州”微信征稿啦!
弘揚天府文化,傳播城市精神!
親愛的小伙伴們,“品鑒彭州”微信面向全網征集優秀稿件啦!
主辦:彭州市委宣傳部
主編:王玉巖
副主編:楊華 祁文靜
首席編輯:劉倩
責任編輯:梁丹 龍洋
編輯:劉代萱 鄧茹月
出品:彭州市融媒體中心
彭州市融媒體中心舉報電話:028一68611355
你的每一個贊和在看,我都當成了喜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