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豹》
改編自意大利有史以來最優秀的小說之一,以十九世紀六十年代意大利西西里島為背景,將意大利統一運動這一宏大歷史事件,巧妙地融入薩利納親王家族的興衰故事中。封建保守勢力的常規行為,利用侄子引出革命者,革命者被殺,侄子被放,最驚悚的一幕是這家人坐在餐桌上的聊天場景,這就是有些人說的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
2.《1923》第二季
這部續作為《黃石》增添了一重“錨定”的意義,讓作者及觀者得以在更加廣闊的圖卷上述寫、觀察美國的發展歷程和社會圖景,拍攝上過了《大鏢客》的癮,敘事上盡了《奧德賽》的興。看完只有一個感覺:謝里丹也寫不下去了,這里面寫得最立體還是那位牧羊人,很遺憾印第安線和主線沒有摩擦出更大的火花,這里兩人的對話寫的都非常有哲理。
3.《被偷走的女孩》
一場女童綁架案,牽扯出幾段塵封往事的真相,勝在節奏把控不錯,每集或反轉或小高潮,都留有鉤子吸引觀眾看下去。演員們演技精湛,丹妮斯高夫將一位母親失去女兒后的瘋狂演繹得淋漓盡致,荷麗黛格蘭杰飾演的神秘女人,她的每一個舉動都暗藏玄機,那種復雜的情感和動機,被她詮釋得入木三分。很喜歡這個結局,綁架犯逃之夭夭,女主雖然找回女兒卻得到了法律制裁。
4.《黑暗智宅》
過去將來時的現代恐怖劇,無論載體是什么,背后邏輯都是婚姻的不幸,當然人工智能更可怕。世人張口皆談及人工智能的時代,智能家宅中的懸疑劇情劇也算半只腳踩上了熱點,黑鏡式科幻題材,流暢的雙線敘事,設定很新穎,這部劇的機器人外表復古充滿年代感,是女主的意識留在了機器人里,有種把三十年前人們想象的產物和現代人放在一起的荒誕感。
5.《逆轉狂籃》
大女主劇,但不是高不可攀那種,是帶點傻氣又能力挽狂瀾的那種狠角色,這種傻乎乎的氣質很容易獲得好感。當球隊主席只是一部分劇情,更多的是整個家族兄弟姐妹的群像劇,看起來很輕松,無需任何籃球背景知識就可入門,最讓人暖心的是對于親情的塑造,籃球隊的幾個演員選的挺好的,最好的一段戲是女主忙完一天還要解救被困于浴室的弟弟,結尾留下伏筆應該有第二季。
6.《殺戮人機》
氛圍和喜劇部分很自然流暢,可看性很強,觀感挺有趣的,追劇還自己碎碎念的機器人誰都喜歡,男主依然很帥,很難猜透劇情發展,屬于是另辟蹊徑了。角色設定新穎獨特,主角殺戮人機本是安保機器人,意外覺醒自由意志,卻沒大開殺戒,而是“躺平”追劇、暗自吐槽人類,這種厭世又社恐的反英雄形象,為科幻題材注入別樣的活力,讓觀眾看到機器人的復雜內心。
7.《白宮殺人事件》
繼承阿婆推理詭計的美式風味懸疑劇,盡管結局沒有特別讓人意外,但推理的過程,抽絲剝繭特別精彩。不得不佩服作者或者編劇扎實的知識積累,故事講述的方式很有意思,把不同人的矛盾說法即刻呈現出來,有種幽默荒誕的感覺,有人的地方就都是草臺班子,炸雞叔在職場也是吃了太多啞巴虧,只要在女主的小本本里被畫出來過的人物,都算塑造得比較立體的。
8.《混沌少年時》
沒有聚集于案件的偵破,而是從從不同人的視角展開,個體的創傷拼湊出整個時代的傷痛,即便所處時間點不同,本質上幾乎同《牯嶺街》如出一轍,時間跨度一年,四集四個瞬間,長鏡頭是對的選擇,片尾曲很空靈,引導人們從紀錄進入到內心,進行必要的宣泄。非常具有現實意義,尤其能共情第二集校園寫實,堪稱心理陰影,還有一集的程序正義也很新穎。
9.《黑鏡 第七季》
本季內容質量有所提高,終于把科技與倫理的關系重新作為主要的探索內容,竟然還有前季回歸的劇集。導演不再一味悲觀,部分劇集展現了科技與情感的辯證關系,如《憶錄集》中老人通過記憶回溯技術完成情感療愈,暗示科技可成為修補人性裂痕的粘合劑。六集看下來也蠻抓人的,而原先英式的那種黑色幽默、高概念、惡搞、諷刺其實都減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抒情與走心。
今年上半年口碑炸裂的9部歐美劇,你還沒看過哪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