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正、張博源、郇斯楠兄弟、陳家政這些U19男籃的球員,是中國男籃的未來,如今正在參加U19世界杯的他們,有機會更上層樓嗎?
畢竟僅大他們兩歲的楊瀚森,就是在兩年前的世界杯上,被開拓者的球探注意到,經過兩年觀察,在今年被正式選中。
小組賽三場比賽過后,這幾個小伙子各自展現了自己的能力與天賦:
朱正,2007年7月29日出生,美式控衛,突破、投籃、組織具備超出同齡人的絕對實力。
張博源,2007年1月22日出生,全能型前鋒,突破、三分有自己的特點。
郇斯楠,2007年5月8日出生,美國媒體評價的4星高中生,身體素質出色,護框、特別是蓋帽能力已經初露崢嶸。
陳家政,2006年1月21日出生,投籃類似王仕鵬的大心臟球員,防守端也敢于承擔責任。
從身體條件來說似乎都高于楊瀚森的天賦,至少從專家們比較看中的速度、力量、彈跳上來看,都有優于楊瀚森的地方!
但是始終又覺得,他們身上似乎缺了點什么,直到看了開拓者副總經理面對媒體采訪,解釋為什么選擇楊瀚森,才明白個中緣由。
這位開拓者副總談2023年6月的U19世界杯,楊瀚森給球探留下的印象,并非我們經常談到的一些東西:
1.不是得分、籃板、助攻這些數據。
2.不是奔跑、彈跳、身高臂展這些基本素質。
3.不是扣籃、空中接力、花樣運球這些展示運動天賦的技巧。
球探報告甚至把身材,放到了無關緊要的第四位,楊瀚森排在前三位的能力是:
2.籃球智商。
3.比賽感覺。
傳球作為籃球的基本要素可以理解,籃球智商就是所謂的球商,就是我們的教練經常說的打球要動腦子,比如王治郅、鞏曉彬這類球員,多少也能理解一點。
最后就是這個比賽感覺,有點超出個人認知,不過結合這屆U19男籃球員表現,班門弄斧的解釋一下,應該是:對比賽具備絕對影響力的球員!
朱正的靈動、張博源的全能、郇斯楠的彈跳、陳家政的三分,單個拿出來,都是有特點的球員,但是組合到一起,卻沒有形成應有的戰斗力,單單歸咎于教練恐怕也有些不妥,沒有一個把所有球員串在一起的球員,恐怕才是三場皆墨的主因!
這幾個優秀的苗子,誰真的具備優秀的傳球能力(基本功),球商、比賽感覺呢?
從開拓者球探眼光來看,我們的教練員對球員的培養,是否也能有所借鑒呢?
不過話說回來,楊瀚森如今被選中只是開始,未來的路還很長,但是個人非常看好,朋友們,您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