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在華爾街對人工智能前景持續樂觀的推動下,英偉達公司周四市值一度沖至3.92萬億美元。
- 02 英偉達盤中市值短暫超過了蘋果公司于2024年12月26日創下的歷史收盤紀錄。
- 03 英偉達市值的迅速膨脹,彰顯了華爾街對生成式AI技術大規模普及的強烈押注。
7月4日消息,據路透社報道,受華爾街對人工智能前景的持續樂觀推動,英偉達周四市值一度沖至3.92萬億美元。
周四早盤,英偉達股價一度沖高至160.98美元,漲幅達2.4%,使其盤中實時市值短暫超越了蘋果2024年12月26日創下的3.915萬億美元收盤紀錄。
然而,這一歷史性高位未能保持。截至當日收盤,英偉達股價回落至159.60美元,漲幅1.5%,市值達到3.89萬億美元,與蘋果的紀錄僅一步之遙。
英偉達最新一代芯片在訓練最大規模的人工智能模型方面表現突出,這極大地提振了市場對其產品的需求。
目前,微軟是華爾街市值第二高的公司,隨著股價上漲1.7%至499.56美元,市值達到3.7萬億美元。蘋果上漲0.8%,市值升至3.19萬億美元,位列第三。
微軟、亞馬遜、Meta、谷歌母公司Alphabet和特斯拉等科技巨頭正在加速建設AI數據中心,爭奪新興技術主導權,這催生了市場對英偉達高端芯片的旺盛需求。
Themis Trading公司交易聯席主管喬·薩盧齊(Joe Saluzzi)表示:“當第一家公司的市值突破一萬億美元時,已經讓人驚嘆。而現在談論的是四萬億美元,這簡直不可思議。這一切說明,AI領域正掀起一股巨大的投資熱潮,所有人都在爭相追逐。”
英偉達的核心技術最初主要用于視頻游戲,但其市值在過去四年間已增長近八倍,從2021年的5000億美元飆升至如今接近4萬億美元。
LSEG數據顯示,英偉達當前的市值已超過加拿大和墨西哥股市的總和,甚至超過了英國所有上市公司的總市值。
此外,LSEG數據還顯示,英偉達目前的市盈率約為32倍,低于過去五年約41倍的平均水平。這一相對合理的估值,是因為其盈利預期的增長速度已追上甚至超過了股價的強勁漲幅。
自4月4日因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宣布全球關稅政策而觸及近期收盤低點以來,英偉達股價已反彈超過68%。當時,華爾街因此陷入動蕩,但隨著市場預期白宮將達成貿易協議以緩和關稅影響,包括英偉達在內的美國股市已普遍回暖。
英偉達市值的迅速膨脹,彰顯了華爾街對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大規模普及的強烈押注,而該公司硬件正是這一浪潮的基石。
英偉達等華爾街巨頭的股價飆升,也讓廣大指數基金投資者的退休金,愈發押注于AI的未來。
目前,英偉達在S&P 500指數中占比已達7%,而該公司與微軟、蘋果、亞馬遜和Alphabet五巨頭合計占據了該指數近三成的權重。
Bokeh Capital Partners首席投資官金·福雷斯特(Kim Forrest)提醒道:“我堅信AI是一種極具生產力的工具,但我相當確定,目前依賴大語言模型和大規模推理模型的AI,很難達到外界的高預期。”
英偉達由黃仁勛等人于1993年聯合創辦,從一家最初只在游戲發燒友群體中小有名氣的小眾公司,發展成為華爾街衡量AI產業風向的標桿企業。
今年上半年,受關稅和中美貿易爭端等因素影響,投資者對AI的樂觀情緒一度降溫,英偉達股價表現相對平淡,近期才迎來強勁反彈。
今年1月,中國初創企業DeepSeek推出一款低價AI模型,性能超越多家西方競爭對手,引發全球股市拋售潮,并一度引發市場猜測:各大公司未來在高端處理器上的投入或將減少。
去年11月,英偉達取代英特爾,躋身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標志著半導體行業正向AI相關發展方向發生重大轉變,而英偉達則引領著圖形處理硬件的變革。(易句)
(本文由AI翻譯,網易編輯負責校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