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又開始作妖了。當地時間6月27號,立陶宛外長對外發布消息,表示本國已經正式通知了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立陶宛接下來將會退出《渥太華禁雷公約》!立陶宛為什么要這樣做?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立陶宛的這波操作,其目的性非常的明確,就是歐洲人典型的“防俄”心理,而接下來這個歐洲小國,有可能想用“地雷戰”來對俄羅斯產生威懾。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這個《渥太華禁雷公約》是怎么回事?
1997年的9月17號,國際地雷大會在挪威的奧斯陸舉行,在這次會議上通過了《關于禁止使用、儲存、生產和轉讓殺傷人員地雷及銷毀此種武器的公約》,同一年的12月3號,世界范圍的121個國家的代表在加拿大的渥太華簽署了這個公約,也就是今天我們所提到的《渥太華禁雷公約》!
該條文的目的是為了終止殺傷人員地雷造成的痛苦和巨大的傷亡,希望能夠徹底的掃除在世界各地布防的殺傷人員地雷的一些情況,并且能夠確保地雷被安全的銷毀。按照這條公約的內容來說,凡是已經簽了同意字的國家都要承諾,絕不再使用殺傷人員的地雷武器,也不能進行儲存和保留等等相關的措施。總之,如果按照公約的核心內容來說,這種目的一旦達到,對于推動人類文明的進步確實是大有好處的。而這次立陶宛明確表示退出這樣的公約,在表面上來看,是由于這個國家認為受到來自俄羅斯的壓力。
立陶宛等一些歐洲國家認為,隨著俄烏戰爭的發展,等到戰爭結束之后,俄羅斯必然會大舉的入侵歐洲。所以,在當下這個時間節點就要做出一些考慮,退出這個公約之后,立陶宛可以在自己的邊境地區部署大量的人員殺傷地雷,使得俄羅斯的地面部隊在對自己進行所謂侵犯的時候要承受重大的傷亡。
而目前與立陶宛有一樣想法的國家還有不少,幾天之前波蘭議會也通過投票的方式贊成退出這個公約。另外還有芬蘭,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等國家,也已經展示出了想要退群的想法。這些國家表面上都是基于對于俄羅斯未來有可能會入侵歐洲和本國的風險的考慮,所以才會產生了這樣的做法。
不過在上面我們已經提到,這只是一些表象。實際情況是,像是立陶宛這樣的小國,要做出這樣的做法,純屬作妖。
考慮到當前戰爭的實際局勢和發展,未來即便真的發生俄羅斯和歐洲之間的大規模的戰爭,俄羅斯也不太可能采取直接地面進攻的方法,因為歐洲這些國家和烏克蘭并不一樣,俄羅斯對于這些國家沒有領土要求,主要是要求在戰略層面達到強大的威懾和相應的控制。而要達到這樣的一個目的,采用導彈和空中襲擊的方式,才是上策。這個道理包括立陶宛,波蘭等國在內,實際上是非常清楚的。但即便知道這種情況,也仍然要推動退出公約,仍然要在邊境地區埋設大量的人員殺傷地雷。他們之所以這樣做,說的更加直白一些,其實是一些高層有著自己利益方面的考慮。
因為在邊境地區埋設人員殺傷地雷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這個工程量是很大的。波蘭、立陶宛、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這4個國家與俄羅斯和白俄羅斯接壤的邊境線的總長度超過了960公里,如果要在如此狹長的邊境線上買一個大量的反人員地雷的話,整個工程的周期消耗的時間要達到10年之久,而所有的預算加起來至少要超過3.5億美元。在這漫長的時間和巨大的投資中,一些參與該項目的各國高層,肯定要從中獲利,最終能不能防守住邊界不好說,但是這些人員自己的腰包肯定都要鼓起來了。
所以,包括立陶宛在內的這幾個歐洲小國,之所以要退群。與其說是真的擔憂自己國家的未來,倒不如說是有一些所謂的高層,他們想要利用這種未知的風險,來給自己賺取更多的利益。
而至于所謂的“俄羅斯要入侵歐洲”這種話題,除了上面我們所提到的有可能采用的軍事手段之外,從當下的實際情況來看,俄羅斯根本就不可能對歐洲發動軍事攻擊。兩年多的俄烏戰爭已經讓俄羅斯苦不堪言,如果這場戰爭結束之后馬上對歐洲進行開戰的話,這個世界大國有可能會面臨被拖垮的危險。而且一旦與歐洲開戰所涉及到的面會更加的廣泛,對于俄羅斯來說不可控的因素實在是太多了,人家根本就沒有必要這樣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