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打了三年多,澤連斯基突然在 6 月 29 日簽署總統令,宣布烏克蘭將退出《渥太華公約》,也就是《禁止使用、儲存、生產和轉讓殺傷人員地雷公約》。
根據流程,烏克蘭退出該條約仍然需要議會(拉達)通過表決,并正式向聯合國提交通知函,程序完成后方可生效。
而就在兩天前,波羅的海三國立陶宛、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也分別向聯合國提交退出《渥太華禁雷公約》的文件,另據報道,芬蘭和波蘭也已啟動退出這一公約的程序。
《渥太華公約》
烏克蘭的決定,充滿了絕望,那個禁止殺傷人員地雷的《渥太華公約》,它簽過字,這意味著,面對俄羅斯的鋼鐵洪流,烏克蘭理論上必須“赤膊上陣”,用血肉之軀去填補防線的漏洞。
而它的對手俄羅斯,從未在這份公約上簽下自己的名字,于是在烏東前線,廣袤的黑土地成了俄軍的“播種場”,有時一平米內就埋著五顆地雷,這些沉默的殺手,高效、廉價,卻讓烏克蘭每一次反攻都像是趟著血河前進。
當炮彈告急,援軍遲遲未到,基輔的將軍們看著地圖上不斷后退的戰線,回想起兩年前首都保衛戰的教訓:“沒有雷區,就像家門不上鎖。”
撕毀條約,是背信棄義嗎?或許是,但在國家存亡的天平上,當所有的砝碼都已押上,人道主義的承諾,就顯得如此輕飄,這不是想“掀桌子”,而是牌桌上只剩自己時,一場身不由己的自救。
君子協定
《渥太華公約》的誕生,源于一個極其高尚的念頭,戰爭總會結束,但地雷不會,它們潛伏在地下,不分軍民,不辨婦孺,在和平年代里繼續執行著殺戮的使命,一顆成本幾美元的地雷,足以讓一個家庭世代背負痛苦。
為了終結這場無休止的悲劇,世界上一百多個國家走到一起,承諾永不使用、永不生產這種“懦夫的武器”,并銷毀所有庫存。
這是一個美好的愿景,一份與人類良知簽下的君子協定,烏克蘭曾經是這個俱樂部里驕傲的一員,可君子協定能防住流氓嗎,當你的鄰居不僅手握兇器,還肆無忌憚地在你家門口揮舞時,你手里的那份協議,看起來更像一張廢紙和笑話。
道德旗幟降下
這股寒意,很快就沿著邊境線蔓延開來,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這三個波羅的海小國,幾乎是和烏克蘭前后腳,向聯合國遞交了退約文件,緊隨其后的,是枕戈待旦的波蘭與芬蘭,它們的動作整齊劃一,動機也再清晰不過:為一場“可能”的戰爭,做“最壞”的打算。
俄烏戰場就是一面鏡子,照出了它們自己未來的命運,它們看到,在絕對的強權面前,所謂的國際秩序是多么不堪一擊,與其指望遠水救近火,不如自己先挖好壕溝,布下鐵蒺藜。
波蘭國防部已經不再掩飾,公開聲稱需要數以百萬計的地雷來守衛漫長的東部邊境,愛沙尼亞國防部也從最初的猶豫,轉向了務實的妥協。
在這些國家看來,討論人道主義雖然“正確”,但遠不如“活下來”那么緊迫,當生存的警報被拉響,昔日高懸的道德旗幟,也不得不暫時降下。
不公平的牌局
這波“退約潮”真正揭開的,是國際軍控體系里那個尷尬的真相,《渥太華公約》從一開始就不是所有大國的共識,美國、俄羅斯、中國、印度這些真正意義上的軍事巨頭,始終游離在條約之外。
這就造成了一個荒誕的局面:一群人宣誓永遠放下某種武器,而另一群手握重兵的人,則保留了隨時使用它的權利。
這種“選擇性守約”讓公約的約束力大打折扣,更在沖突爆發時,制造了致命的不平等,遵守規則的人,反而成了最先吃虧的人,當烏克蘭的士兵因為腳下的一顆地雷而倒下時,他們遵守的那份條約,又保護了誰。
這種被規則“綁架”的憋屈感,最終只會導向一個結果:掙脫束縛。這不是對人道主義的復仇,而是在一場不公平的游戲里,對自己命運的奪回。
秩序的裂痕
地雷戰的回歸,意味著歐洲的大片沃土,將再次成為“死亡農田”,烏克蘭的排雷工作,有專家估計需要七十年,未來幾代人,都將在骷髏頭警示牌的陰影下生活,這不僅是人道災難,更是國家重建之路上難以拔除的釘子。
比土地的傷疤更深遠的,是國際秩序的裂痕,當一個被視為“文明底線”的武器禁令,都能因為現實壓力而被輕易拋棄時,它動搖的是整個國際軍控體系的根基,今天可以是地雷,明天會不會是別的什么。
和平從未理所當然,當生存的本能壓倒一切時,昔日美好的愿景,就會像風中的殘燭,搖搖欲墜,東歐的這片土地上,一顆顆被重新迎回倉庫、甚至埋入地下的地雷,正在無聲地宣告:一個時代,可能真的要結束了。
結語
退約決策背后,是東歐國家對北約集體防御承諾的深度焦慮,立陶宛外長稱退約是為“增強威懾力”,拉脫維亞外交部更直言要“靈活確保國家安全”,實質是質疑北約能否在俄軍突襲時快速馳援。
而澤連斯基的退約令中藏著一層未言明的戰略:通過打破國際規則,向西方傳遞安全需求未被滿足的信號,他在簽署當日稱:“這是政治性步驟,告訴合作伙伴什么是重點。 ”
這不僅是對國際軍控條約的挑戰,更是當下國際安全現實的縮影,地緣政治緊張、戰爭的持續威脅國家安全,驅使各國權衡利弊,選擇放棄曾經堅守的國際承諾。
如何在動蕩局勢中找到新的國際合作與管控路徑,避免地區安全環境進一步惡化,成為國際社會不可回避的課題,來的國際安全秩序,將在這樣的現實考驗中不斷演進和調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