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
“工地大哥參加北京圖書大廈讀書會”的
視頻在網絡走紅
相關話題登上熱搜
視頻中,這位大哥身材瘦削
背著陳舊的雙肩包,衣著樸素
得知其在北京打零工、快60歲依然愛讀書
作家陳行甲主動簽名贈書并與其擁抱
收到贈書的大哥驚喜交集
滿臉過意不去
陳行甲則回應
“你是我的書寫生涯得到的最高褒獎”
據報道
這位愛讀書的工地大哥名叫劉詩利
今年59歲
來自河南省濮陽縣文留鎮銀崗村
初中學歷的他
曾是村里的民辦教師
后來為了賺錢養家
劉詩利辭職外出打工
“哪有活干就去哪”
這些年,劉詩利輾轉濟南、太原
青島、北京等地的工廠、工地
農忙時還要返鄉幫忙
4月剛回去幫家里收麥子
6月10日才回到北京
現在,劉詩利在北京一勞務市場打零工
主要干綁鋼筋、打混凝土等體力活
“80%的活都集中在凌晨4點到6點
過了這個時間就很少有機會了
有時候在那里等一天
也碰不到合適的活”
劉詩利稱
不管走到哪個城市
他都會找機會
走進當地圖書館或書店讀書
有時候干活累了
他也會給自己放一天假去看看書
劉詩利說
長期的閱讀
讓他在面對生活的艱辛時
有了更多思考和應對的力量
“我喜歡詩詞
那么短小的句子
用最簡潔的話就能講出好多大道理”
除此之外
劉詩利還喜歡翻閱字典、詞典
和與工作相關的工具書
視頻中,讓無數網友動容的是
一直寫在劉詩利臉上的
滄桑而真誠的笑意
正如視頻拍攝者張煒煜所說
“那是一張典型的中國式農民的臉
像羅中立的名畫《父親》”
劉詩利說
他在家看小學生作文選時就知道
北京圖書大廈“比縣里的書店要大十倍”
從河南老家來到北京打工后
他有空就會去那里看書
劉詩利說
媳婦想讓他少看書多干活
但他覺得多看書才能長見識把活干好
“我必須得學習,不學習落后了”
走紅后
不少熱心網友打電話聯系他
有人想了解他的故事
有人想為他提供幫助
對于這些物質幫助
劉詩利婉言拒絕
“誰的錢不是辛苦錢?
我能養活自己和家人
這就足夠了”
從“外賣詩人”王計兵
到用鋤頭“寫”詩的沂蒙二姐
再到愛讀書的“工地大哥”劉詩利
這些來自基層的閱讀者
用對知識的熱愛詮釋了閱讀的力量
他們或許身處繁忙的勞作中
卻依然在字里行間尋找精神的棲息地
用書籍豐盈自己的人生
在推廣全民閱讀的時代
我們不妨給“劉詩利”們提供更多保障
優化公共文化服務
加強閱讀推廣
讓每一個熱愛閱讀的普通人
都能在生活縫隙中尋找到自己的詩和遠方
農民日報綜合自新京報、濮陽日報、大河報、 央廣網、 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等
監制:梁冰清 編輯:杜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