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婚調‘大比武’,對我是一次挑戰,更是一次蛻變……”基層調解員張仙的發言,說出了參賽選手的心聲。近日,山東聊城婦聯聯合司法局舉辦的聊城市婚姻家庭糾紛人民調解工作“大比武”圓滿落幕,獲得前三名的選手組成“聊城婚調先鋒隊”,將代表聊城參加山東省的大賽。
真實案例,婚調員各顯神通
當天進行的是模擬調解比賽,經過層層選拔、表現優異的24位選手,在模擬調解中隨機兩兩組合,共同調解發生在岳母和女婿間的矛盾。“題目挺復雜的,需要在短時間內理清頭緒”“有些內容還得深入詢問,才能調解到‘點’上”……幾位選手都表示比賽“有難度”。
為了綜合考察調解員的能力,聊城市婦聯和司法局精心選取了一個經典案例作為模擬調解內容。任阿姨早年喪偶,獨自撫養女兒長大,不僅出資10萬元裝修登記在女婿、女兒名下的婚房,還一直照顧外孫東東。女兒意外去世,任阿姨回老家生活,得知女婿小吳要再婚,還想賣了原來的婚房買新房,任阿姨坐不住了。她擔心東東會被忽視、女兒的遺產落入“外人”手中,為此和小吳發生了爭執。
案例涉及夫妻共同財產、父母資助購房、遺產繼承、孩子的撫養權……面對同樣的難題,12組臨時調解小隊各顯神通,力求讓群眾扮演的“任阿姨”“小吳”達成共識。
有的小隊考慮全面,提出好幾個解決思路,讓“任阿姨”和“小吳”選擇;有的小隊直奔核心,以孩子的利益最大化縮小雙方分歧;有的調解員善于共情,贏得“任阿姨”的信任,順利推進調解方案;有的調解員老成持重,以“過來人”的身份教育“小吳”尊老愛幼,在該讓步的時候讓步。
不少小隊采取了背對背調解方式,張仙和搭檔熊海麗就是采取這種方式,花費15分鐘切中題目“要害”,讓雙方在調解書上簽字。張仙表示,背對背調解方式在日常調解中優勢明顯,可以和被調解人深入交流了解真實訴求。熊海麗覺得:“題目濃縮了實際情況,‘任阿姨’和‘小吳’已經處于冷靜狀態,有時候最難的可能就是讓被調解人冷靜下來。”
“我們先看看法律怎么說……”“不能按你以為的,咱們得按法律來……”每個小隊在調解時,都會解釋和強調法律規定,力求把題目涉及的法律問題講得通俗易懂。選手們“講法”的表現,讓評委之一孫月媛感到欣慰。她以前在法院工作,退休后發揮余熱擔任人民調解員,長期從事調解工作,特別重視把法律融會貫通到調解之中。
“調解員光‘能說會道’是不行的,必須把符合法律作為前置條件。”無論是在筆試中,還是在今天的模擬調解里,關于法律法規的評分都占很大比重。孫月媛希望通過比賽,傳遞調解員掌握法律知識的重要性,以比賽促進學習,夯實調解員隊伍的法律基礎。
攜手前行,向全國“大比武”出發
場上氣氛熱烈,場下交流火熱。來自各縣(市、區)的婦聯干部、調解員等觀摩比賽,既為本縣(市、區)的選手加油,也忍不住圍繞題目展開討論“我覺得補償得再加5萬”“不能隨便加,得先算算再說”等。陽谷縣婦聯的王麗芬說:“比賽考驗的是選手的綜合能力。以前覺得我們縣的選手很優秀,現在發現‘高手如云’、好多‘奇招妙招’,以后要加強交流學習。”
經過緊張激烈的比賽,調解員齊奧脫穎而出獲得第一名。據悉,由優秀選手組成的“聊城婚調先鋒隊”將沖擊省級比賽,一步步向全國“大比武”出發。
無論是參賽選手,還是參加活動的婦聯干部、調解員,都表示獲益良多。“大比武”成為大家交流的平臺,以前都是在各自的區域奮戰,如今可以和全市的“戰友”攜手前行。“我承諾,及時響應——受理糾紛及時聯系當事人,緊急家暴案件24小時內必有回應……”調解員代表宣讀《婚姻家庭糾紛調解員服務承諾書》,在一聲聲響亮的“我承諾中”,聊城市婚姻家庭糾紛人民調解工作“大比武”圓滿落幕。
聊城市婦聯相關負責人介紹,從縣(市、區)培訓、選拔到全市“大比武”歷時一個多月,受到群眾的廣泛關注和參與,彰顯了婦聯與司法行政部門協同聯動、共同推進基層社會治理創新的強大合力。今后,婦聯將繼續探索與司法行政、法院、公安、民政等部門的有效銜接,讓多元參與、優勢互補、高效協同的婚姻家庭糾紛預防化解工作新格局落在實處。
來源/中國婦女
編輯/劉斌
審簽/明芳
監制/喬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