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上市后連續3年虧損,加上今年一季度合計虧損24.5億元,股價長期低迷,分紅更是一分不見,大股東們已經坐不住了。近日,博納影業公告,“中信系”及“阿里系”股東合計擬減持不超公司總股本5.0016%,套現金額上限超3億元。博納影業的窘境再度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大股東們同時瞄準減持
6月30日,博納影業發布“中信系”及“阿里系”股東合計減持不超公司總股本5.0016%的公告,減持套現金額上限超3億元。
圖源:公司公告
公告顯示,合計持有博納影業股份 141,274,832 股(占本公司總股本的 10.3431%)的股東中信證券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信證投)及其一致行動人金石智娛股權投資(杭州)合伙企業(有限合伙) (以下簡稱“金石智娛”)、信石元影(深圳)投資中心(有限合伙)(以下簡稱“信石元影”)、青島金石暴風投資咨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青島金石”),計劃在公告披露之日起15個交易日后的三個月內以集中競價及大宗交易方式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40,976,398 股(占公司總股本的3%)。
持有公司股份84,928,080股(占本公司總股本的 6.2178%)的股東浙江東陽阿里巴巴影業有限公司,計劃在公告披露之日起15個交易日后的三個月內通過集中競價及大宗交易方式合計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27,338,866股(占本公司總股本的2.0016%)。
公告表示,兩份減持計劃都是因為股東自身資金需求。本次減持的股東不屬于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本次股份減持計劃系正常減持行為,其實施不會導致公司控制權發生變更,不會對公司治理結構及未來持續經營產生重大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這不是中信證投首次減持公司股份。
2024年11月13日,公司曾公告,股東中信證投及其一致行動人金石智娛、信石元影、青島金石計劃在公告披露之日起15個交易日后的3個月,共計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13,745,189股,占比不超過1.0063%;股東西藏和合投資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以下簡稱“西藏和合”)及其一致行動人天津橋斌企業管理咨詢合伙企業(有限合伙)計劃在公告披露之日起15個交易日后的3個月共計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40,554,913股,占比不超過2.9691%。
今年3月5日,博納影業曾發布此次股東減持結果的公告。截至公告披露日,上述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的減持計劃期限已屆滿。其中,中信證投及其一致行動人合計減持4755112股,占公司總股本的0.3459%。西藏和合及其一致行動人合計減持36889899股,占公司總股本的2.6838%。
為何大股東持續減持,業內人士分析,“中信系”和“阿里系”均是財務投資者,公司上市后持續虧損。業績不佳的背景下,公司股價也是比較低迷,從2022年8月上市初期的最高15元/股左右跌到目前的4.7元/股左右,跌幅近7成,手中股票眼看著貶值,“中信系”和“阿里系”選擇抽身而退也可以理解。
截至7月2日收盤,博納影業股價報4.73元/股,總市值65.01億元。
上市后持續虧損,3年多虧24.5億元
博納影業成立于2003年,于2022年在深交所上市,公司總部位于烏魯木齊,辦公地點在北京,實際控制人于冬。公司主營業務為電影業務、電影院業務、劇集業務及其他業務。
公司是國內首家從事電影發行業務的民營企業,深耕影視行業二十余載。公司累計出品發行300余部影片,票房超過600億元,在全國建成并運營百余家多廳影城。公司代表作有由《智取威虎山》《湄公河行動》和《紅海行動》組成的“山河海三部曲”系列,由《決勝時刻》《中國機長》和《烈火英雄》組成的“中國驕傲三部曲”系列,由《中國醫生》 “長津湖”系列和《無名》組成的“中國勝利三部曲”系列,總票房超過225億元。其中,《長津湖》一度成為中國影史票房冠軍。
公司的上市較為坎坷,也難說成功。在A股上市之前,2010年末,博納影業曾頂著“中國內地影視第一股”的頭銜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總計融資9979萬美元,但是上市后公司股價持續走低。2016年4月,博納影業正式從納斯達克退市。此后,公司謀求回歸A股IPO,2017年10月,博納影業首次披露深市主板招股書,直到2022年8月,博納影業正式在深交所上市。
然而,回歸A股后,博納影業的業績卻持續走低,上市后的3個年度,公司的歸母凈利潤都是負值。具體來看,2022年至2024年,博納影業的營收分別是20.16億元、16.08億元、14.61億元,同比分別下滑35.60%、20.06%、9.12%。同時期,公司歸母凈利潤分別是-7551.06萬元、-5.53億元、-8.67億元,虧損額不斷擴大,同比分別下滑120.82%、631.86%、56.87%。2024年,公司僅計提資產減值損失就達5.23億元。
圖源:同花順iFinD
今年一季度,博納影業的情況仍不容樂觀,票房表現繼續下滑。雖然營收方面實現了19.43%的漲幅,但是公司仍然虧損9.55億元,這個數字甚至超過了去年全年的虧損額。
圖源:公司2025年一季報
截至今年一季度,公司A股上市以來,累計虧損24.5億元。
因為業績虧損,公司的分紅也無從談起。2022年至2024年,公司上市后分紅為零。
高擔保額高負債率
對于業績下滑的原因,公司分析,一方面受到疫情影響,另外全國電影總票房下降,導致公司電影院業務的營業收入和營業利潤有所下滑。
春節檔以來,光線傳媒推出的《哪吒之魔童鬧海》不斷沖擊票房新高。據網絡平臺數據,2025上半年我國累計總票房報收292.36億,同比增長22.89%,觀影人次6.40億,放映場次7053.9萬,平均票價45.6元,6部影片破5億元,《哪吒之魔童鬧海》以52.8%的票房占比強勢領跑上半年票房榜,中國內地累計票房超154億元。光線傳媒大賺一筆,相比之下,博納影業耗資10億元打造的《蛟龍行動》不及預期,上映17天后撤檔。
2024年,博納影業電影院業務實現總票房7.21億元,同比下降31.14%;電影院業務營收9.41億元,同比下降23.65%,幅度基本與大盤持平。
拓普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院線旗下已加盟137家影院,包含105家公司旗下影院及32家外部加盟影院,同比凈增加11家。報告期內,博納院線票房收入在全國院線中排名第13,同比持平,市場份額占比為2.10%。
截至2024年末,公司共擁有自有影城111家,銀幕總數908 塊,其中33塊IMAX幕,21塊BONA ONE幕,15塊中國巨幕,13個SCREENX廳,3 塊CINITY幕。報告期內,博納影投票房收入在全國影投中排名第7名。
公司在擴張和投資中為了融資對外擔保金額不斷攀升,公司資產高額質押,這些都為公司的發展造成隱患。根據最新公告,截至6月23日,公司及控股子公司的對外擔保額度總計金額為49.93億元,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對外擔保余額總計29.61億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權益的56.08%。
根據2025年一季報,公司資產負債率為66%,公司有息負債34.26億元,負債合計83.63億元。公司實控人、董事長于冬所持公司1.37億股份處于質押、凍結狀態,這些股份占其所持公司股份的48.7%。
剛被監管部門責令改正
除了業績持續下滑,公司及公司董事長等相關負責人還因為違法違規,近日被監管部門處理,也暴露出公司對合規及內控等方面的管理漏洞。
博納影業于2025年5月8日收到新疆證監局的監管決定。經查,2022年,博納影業及其子公司以支付信托理財款等形式,通過第三方向公司董事、副總裁齊志及其關聯方提供資金20992.68萬元,構成其他關聯方非經營性資金占用。截至2024年12月末,上述資金占用款項已歸還。博納影業未按規定披露與其他關聯方之間發生的非經營性資金往來情況。
2023年,博納影業及其子公司以支付信托理財款等形式,通過第三方向于冬及其關聯方提供資金共計26055.32萬元,構成控股股東非經營性資金占用。截至2024年12月末,上述資金占用款項已歸還。博納影業未按規定披露與控股股東之間發生的非經營性資金往來情況。
于冬作為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未勤勉盡責,對公司上述違規行為負有責任。另外,于冬作為博納影業的控股股東,占用上市公司資金,違反了有關規定。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齊志作為公司財務負責人,未勤勉盡責,對公司上述違規行為負有責任。另外,齊志作為博納影業的其他關聯方,占用上市公司資金,違反了有關規定。
新疆證監局決定對公司采取責令改正的監督管理措施,決定對于冬、齊志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監督管理措施,并記入資本市場誠信檔案。同時要求公司在收到決定書之日起30日內提交書面整改報告。
風口財經就股東減持、業績下滑等問題給博納影業發送了采訪函,截至發稿時公司尚未進行回復。
(大眾新聞·風口財經記者 劉建)
(本文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