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上班族和學生群體常常面臨一個難題:工作日抽不出時間就醫,而周末和節假日醫院的門診又不開設。日前,常州醫療機構紛紛出招,通過增設周末門診、夜門診延時服務以及依托醫聯體建設共享優質資源等舉措,有效改善了患者的就醫體驗,讓醫療服務不再受時間限制。
周末門診擴容,周六周日就診無差別
“以前這個門診只有周一到周五有,現在星期天也有,太好了。”市民王女士帶著父親在常州二院陽湖院區神經內科門診就診時感慨道。王女士平時工作繁忙,很難在工作日抽出時間帶老人就醫,而常州二院推出的周末門診,為她解決了這一難題。自今年5月以來,院內增開了一批周末專家門診,涉及骨科、兒科、心血管內科、神經內科等近20個科室。
常州市衛生健康委今年上半年推出了2025年優化醫療服務十項舉措,其中一項就是在全市二級以上公立醫療機構推行周末門診,通過延長服務時間,有效分流患者,提升就醫便利。目前,全市所有二級以上公立醫療機構開設了周末門診,其中專家門診706個,基本實現了專科的全覆蓋。為了確保患者在周末能夠享受到與工作日同等水平的優質醫療服務,常州還明確了檢查檢驗等配套服務要同步做好保障。
夜門診延時服務,下班下課照樣安心看診
除了周末門診,越來越多市民也享受到“夜門診”延時服務帶來的便利。今年4月1日起,常州市中醫醫院就在原先頸腰痛中心、中醫護理兩個夜門診的基礎上,新增骨傷科、皮膚科、針灸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等五個群眾需求較多的科室夜門診,讓上班族、學生黨可以自由選擇下班下課后的時間就診。
“最近頸椎不舒服,下班后還能來做個艾灸緩解一下,挺方便的!”市民趙先生是一名設計師,由于每天長時間坐在電腦前工作,近期脖子和肩膀總是有酸痛感。常州市中醫醫院門診工作人員介紹,“目前我們醫院的夜門診延時到晚上九點,老百姓覺得比較方便,可以下了班以后來做治療。”
兒童是就診患者中的特殊群眾,為解決兒童常見病、多發病、疑難病的夜間診療問題,常州市兒童醫院在夜專家門診中配備了副主任醫師及以上高年資的醫生坐診,并根據夜間病人流量,實時調整夜專家班次,這一舉措深受家長的歡迎。今年1-5月,兒童醫院的夜門診服務了近8000人次。
多元化資源共享,市民在家門口看名醫
常州市積極推進醫聯體、醫療集團建設,市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名醫專家的服務,不僅有效改善了患者的就醫體驗,也進一步提升了常州醫療服務的整體水平。
今年年初,常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派出胃腸外科、泌尿外科、骨科、神經外科、胸外科、肝膽胰外科等六個領域的專家團隊,每周定期在城北的常州市腫瘤醫院坐診。近日,家住新北魏村的劉先生在體檢中發現右腎有一枚5cm左右的腫瘤,得知市一院泌尿外科薛冬團隊定期在市腫瘤醫院坐診,他立即通過線上進行了預約,目前已經順利完成了手術。“服務蠻好的,很方便,我們平時送飯菜也不用趕那么遠!”劉先生的家人說。
除了醫療集團內的專科共建,不少醫院還加強與上海、南京等地名院的專科合作,在空間上打破了優質醫療資源的地域限制。42歲的丁先生家住常州經開區戚墅堰,因“便血2月”經腸鏡檢查后診斷為“直腸癌”,腫瘤較大且距離肛門僅4cm,醫生建議需行Miles術。考慮到這種手術難度高,且術后對生活及工作影響極大,丁先生及家人計劃前往上海就診。偶然的機會,得知常州七院邀請了上海瑞金醫院鄭民華教授團隊坐診“周末門診”,便立即預約了就診。經鄭民華教授團隊為其會診并出具診療方案,丁先生最終順利切除了腫瘤并保留了肛門。“在自家門口的醫院就能看上海專家,太方便了!”丁先生表示。
除此之外,常州還提出“互聯網+護理服務”、預約號源向基層下沉、“一人一檔一碼”居民健康管理服務、開展“體重管理年”行動、全面開展早孕關愛行動、三級醫院全面推行日間手術模式和醫技檢查無感預約等舉措。未來,常州將繼續探索更多創新模式,進一步提升醫療服務水平,讓每一位患者都能享受到便捷、高效、優質的醫療服務。
文/仁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