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成都開展“開門治堵”工作以來,醫院周邊道路作為擁堵高發區,相關部門根據醫院特點制定“一院一策”清單,逐一開展醫院周邊擁堵治理工作。 截至目前,“一院一策”清單68項治理措施已完成61項,具體效果如何?7月2日,紅星新聞記者再次來到以華西醫院周邊道路為代表的擁堵路段,傾聽市民的聲音。
居民體驗治理后公交運行
“所需時長從40分鐘降至5分鐘”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作為我國西部疑難危急重癥診療的國家級中心,其日常就醫人員多,周邊交通流量大已經成為常態。加之國民經濟水平提升,私家車保有量增加,讓原本并不寬敞的醫院周邊道路變得愈發擁堵。
“我們前期做過統計,僅僅是華西醫院大門與學校大門之間的人行道,每小時通行人次就達到了3000余人。人車交織,交通受干擾的情況嚴重,因此將該區域實施交通組織優化,部分區域改成步行街后,整個片區的交通變得更加通暢。”成都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秩序處民警陳崢崢告訴紅星新聞記者,除此之外,對于共享單車堆積的問題,也會及時通知共享單車公司安排人員實時清理,一旦有車輛堆放至機動車道,清理人員就將及時抵達處理。
▲華西醫院(本部)周邊道路調整后,人車分流
自今年2月19日,華西醫院周邊道路交通組織調整以來,周邊交通得到明顯改善。
“以前坐公交車還沒我走路快。”居民王阿姨說道,以前乘坐公交車,一旦駛入醫院周邊,沒有40分鐘根本沒法到站,而她步行也僅僅20多分鐘。“現在周邊交通優化后,公交車5分鐘就能到站,方便了很多。”
▲華西醫院(本部)周邊道路調整之后,公交車通行順暢
對于醫院職工來說,周邊交通改善后,上下班通勤時間也得以縮短。“我以前早上6點50就要從家出發,稍微晚點就要遲到,現在7點20左右才從家出發,都能趕在8點前到達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醫務人員說,現在能多睡半小時,每天的精神狀態都要好一些。
據陳崢崢介紹,華西醫院片區交通擁堵指數由實施前的3.28下降至2.44(降幅約26%),過境交通流量減少約20%,核心路段電信路擁堵指數驟降41%,區域交通擁堵問題得到有效緩解。
開通上下客通道、增設600余個停車位
成龍大道、錦江大道擁堵大幅下降
今年2月19日,華西醫院錦江院區正式啟用,這是華西醫院首個床位規模超過1000張的直屬院區,預計年服務門診患者100余萬人次,住院患者5萬-6萬人次,開展手術2萬-3萬臺次。
該院區啟用后,緊鄰錦江院區的錦江大道擁堵加劇,為暢通市民就醫之路,2月27日,成都交管部門聯合院方等相關單位,共同設置了即停即走的接送醫通道,并在醫院及周邊設置了600余個停車位。
▲華西醫院錦江院區周邊停車、上下客通道示意圖
成效如何?7月2日,紅星新聞記者對此進行了回訪,市民蘭女士表示,現在就醫的人能夠直接將車停放在醫院停車場,沒有停車需求的也可以從即停即走通道直達醫院門口,“這使得臨時停在路邊等候的車輛數大幅下降,成龍大道、錦江大道的擁堵也隨之下降。”
▲即停即走落客區
華西醫院錦江院區門診部護師鄒雨池告訴紅星新聞記者,此前從家到醫院需要三四十分鐘,醫院停車場、即停即走通道啟用之后,現在通勤時間已經縮短至十多二十分鐘了,“這給我們來看病的患者、醫護人員上下班都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對此,華西醫院錦江院區安保負責人蔣太剛表示:“我們跟多個導航軟件公司溝通,使用者在定位‘華西醫院錦江’院區時,能直接定位到醫院內部的即停即走落客區域,減緩主道擁堵的同時,還給就診患者提供了更快捷便利的入院方式。”
增泊位、強管控……
醫院治堵清單完成率達90%
據了解,成都開展“開門治堵”工作以來,為緩解就醫“停車難”和醫院周邊道路擁堵,衛健、交通、公安交管等單位深入開展交通治堵“進醫院”走訪行動,對全市三甲醫院就醫停車情況進行深入調查分析。
結合市民訴求、院方反饋、日常運行監測等實際情況,成都為華西醫院、四川省人民醫院、成都市第五人民醫院(以下簡稱市五醫院)等21家長期存在停車難、周邊擁堵等問題的醫院“量身定制”優化措施,從增加停車泊位供給、優化停車信息服務、加強交通秩序管控和市容秩序管理等方面綜合施策,研究形成《成都市中心城區部分醫院群眾就醫停車難問題“一院一策”工作清單》推進實施。
自2月10日清單公布至今,相關單位各司其職,結合醫院治理需求和實際情況開展集中攻堅行動。截至目前,“一院一策”清單68項治理措施已完成61項,完成率90%,已新增泊位約1900個,19家醫院信息已接入市級停車管理平臺;涉及占道經營規范、共享單車清理、交通秩序管控、局部工程改造等措施共37項已完成35項,相關醫院周邊交通擁堵和停車難問題得以緩解,周邊道路運行更加暢通有序,剩余措施正加快推進中。
例如,成都市第五人民醫院地處溫江區老城區核心地段,周邊存在交通流量密集、非機動車無序停放、商販違規占道等問題,嚴重時甚至影響急救車輛通行,市民就醫體驗亟待改善。
對此,溫江區研究制定了“院前廣場綜合整治,醫院人流、車流、物流科學規劃”的總體方案,重點實施違規占道經營清理、非機動車停放區規范設置、120急救專用通道及應急專用通道建設等舉措,計劃7月中旬全面完成周邊交通擁堵及環境綜合治理工作,屆時醫院周邊通行、就醫環境將徹底改善,為市民提供更安全、方便、整潔的就醫體驗。
紅星新聞記者 閆宇恒 閆曉峰 攝影報道
編輯 歐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