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我國核工業的往事,有一個人不得不提——康日新。這位曾經的“核掌門”,從山西農村的窮小子一步步爬到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的老大位置,本該是勵志故事的模板。
可惜,他卻因為貪婪和背叛,成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涉案金額最大的核領域犯罪分子,涉案高達18億。他到底干了啥?
從農村走出來的核工業大佬
1953年康日新出生在山西大同的一個普通農家。那時候農村日子苦,家里靠種地糊口,父母不識字,但知道讀書能改變命運,砸鍋賣鐵也要供他上學。
康日新從小就勤奮,成績好,1972年高中畢業后,趕上高考沒恢復,他在當地水利局干起了水電工。白天干活,晚上自學,硬是憑著這股韌勁,1975年被推薦成了“工農兵學員”,進了上海交通大學學反應堆工程。
大學里,他學得很扎實,1978年畢業后進了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從基層干起,一路升到高級工程師、研究室副主任。
1996年,他調到中國核工業總公司,成了總經理助理,后來還當了秦山第三核電公司的董事長兼總經理。秦山三期是個大項目,技術復雜,他帶著團隊攻克了不少難關,2003年項目成功發電,他也因此名聲大噪。
同年,他當上了中核集團的黨組書記、總經理,成了名副其實的“核掌門”。那時候中核集團日子不好過,連年虧損全靠國家輸血。康日新上臺后搞改革,扭虧為盈,2004年就賺了2.4億,幾年后集團收入沖到366億,利潤47.6億,成績確實亮眼。
他還拿了中央黨校和清華的學位,挺有學者范兒,公開場合總說“核工業是國之重器”,聽著挺振奮人心。可誰也沒想到,這家伙后來的所作所為,把這話變成了天大的諷刺。
權力在手,貪欲膨脹
康日新爬到高位后,手握大權,眼界也變了,開始走上了一條不歸路。他的犯罪主要集中在三塊:挪用公款、收受賄賂、出賣機密,每一塊都讓人瞠目結舌。
2005年左右,國內股市火熱,康日新也迷上了炒股。一開始他用自己的錢玩,后來嘗到甜頭就上癮了。2008年金融危機,股市崩盤,他虧得血本無歸,還欠了一堆債。
為了翻本,他把手伸向了中核集團的公款,挪用巨額資金投進股市,想靠高風險操作回血。可股市不是提款機,錢扔進去就打了水漂。
據報道,他挪用的公款高達18億,相當于集團一年利潤的四倍。這么大的窟窿,根本填不上,直接把企業拖進了深淵。
挪用公款之外,康日新還靠權力大肆撈錢。2004到2009年,他在核電項目的招投標、職務升遷、就業安排上給人開后門,換取巨額回扣。
比如三門和陽江核電項目招標,本來評估傾向美國西屋公司,他卻收了法國阿海琺的好處,硬生生把80億歐元的訂單給了對方,自己賬戶多了660萬。
還有,他把親戚塞進集團拿高薪,各種名目收“好處費”。法院后來查實,他受賄總額660多萬,數目不算小,但比起挪用的18億,簡直是小巫見大巫。
最嚴重的,是他涉嫌當“間諜”。2005年,有外國核能公司找上門,想買我國核項目的核心資料,開了天價。康日新沒扛住誘惑,把反應堆設計圖紙、核材料參數這些絕密東西賣了出去。
這事兒讓我國核工業在國際競爭中吃了大虧,損失了好幾十億的技術優勢。康日新這手,直接把“國之重器”變成了別人的墊腳石。
落馬:從“核掌門”到階下囚
2009年8月,中央紀委和國家安全部門聯手出擊,把康日新抓了現行。調查組突襲中核集團總部和他的家,查出7000萬現金、房產證、名畫、古董,銀行賬戶還有數億資產。
2010年1月,他被雙開,10月中央委員身份也沒了。11月,北京一中院判他受賄660萬,無期徒刑,沒收全部財產。2016年高院再審,改判20年有期徒刑,他得坐到2036年,那時候他83歲。
這案子不光讓他身敗名裂,還讓中核集團和整個核工業系統震動。集團趕緊整頓,審批權上收,招標公開,反腐力度空前加大。康日新成了反面典型,他的名字跟“核掌門”這光環徹底拜拜了。
康日新案給國家造成了巨額損失,18億的窟窿不說,核機密泄露還讓我國在國際上吃了啞巴虧。中核集團為此付出了沉重代價,核工業的信譽也受了影響。好在案件曝光后,國家及時補漏,加強了國企監管,核工業才慢慢恢復元氣。
康日新為啥會走到這一步?說白了,就是權力太大沒人管,心里的貪念沒剎住車。他從農村苦孩子到核工業大佬,一路靠自己拼上來,本該珍惜這機會。
可到了高位,面對金錢誘惑,他忘了初心,把權力當成了發財工具。制度漏洞也給了他可乘之機,中核集團那時候管理松散,監督形同虛設,他才能一手遮天。
權力這東西沒約束就是定時炸彈。康日新的墮落,既是個人悲劇,也是體制問題的縮影。
這故事提醒咱,貪婪和私欲害人害己。康日新要是守住底線,今天可能是核工業的功臣,可惜他選了另一條路。咱每個人也得警醒,別以為離自己遠,管不住自己,早晚栽跟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